日产天籁用鸿蒙座舱,价格十六到十八万,油车智能化引关注

天籁·鸿蒙座舱这事,估计没人不关心。16-18万这个价位一曝出来,网上一堆人开始琢磨:这个燃油车,真就能变聪明不?以往说到智能化,大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都是电车,尤其造车新势力们鼓吹的那一套,好像电能才配有智能,油车就只能老老实实过日子。可这回,日产盯上了华为鸿蒙座舱,燃油车又能不能唱出新花样?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咱买车注重啥?以前无非就是动力、省油、空间、舒适、品牌,这几年多了个“智能”这个准入门槛。本来油车圈一直就被诟病——“不智能”。大家常吐槽的几个点,其实说白了就是:车机慢、生态闭塞、功能少,手机都啥都能用,到了车里就变傻了。买个油车就得忍忍,反正也不会天天玩,忍一忍就过去了。这么想的人,不少吧?我也是其中之一。可为啥新能源能把智能搞得风生水起?油车就得被时代抛下?凭啥呀!

有意思的是,这回天籁居然搞了波大动作,联手华为,直接把鸿蒙座舱5.0塞进车里。首先说说天籁这车,老品牌了,加上V-Motion的家族脸,可以说大众眼里那叫耐看、沉稳,后排空间足,舒适度也是一贯的日产风格。新天籁又把“V形”做大了,还给灯组整了露一手,看着不老气,自带几分未来感。你要是喜欢低调点的科技感,这颜值确实比不少同级车要讨喜。

但真要说大家现在在乎的,肯定还是智能座舱到底能有多大能耐。以前天籁的车机,说良心话也就那回事儿,反正没谁指望它能像手机一样玩得转。现在一换华为的鸿蒙座舱,说实话,给人一种油车要去撞电车的气势。试想一下,日后的油车,不是只有物理按键,操作逻辑也能“人车合一”、不卡顿,跟手机互动无缝切换。你说油车变聪明之后,本来两头拿捏不定的购车用户,是不是立马心动?

咱大家常用的那些APP、地图、娱乐啥的,如果在车上能实现接入鸿蒙生态,信息同步、边开车边开会都能实现,实际用下来和电车就没啥差距了。比方说开着天籁,路上想听首歌,不用在屏幕上按来按去,语音直接唤醒,还能跳转APP、调节音量、查导航、设定目的地一气呵成。再一个,你的手机是华为的,那就更没得说,所有设备互联互通,生活、工作无缝切换,这不就是智能时代应有的体验么?

还有个被忽略的点,叫合资品质+华中华为智慧。这两者叠加,说白了就是兼顾了靠谱的“三大件”和国产的智能生态。以前有人总觉得国产车智能、配置高,但跑个五年十年,车架子、发动机底盘啥的,心里总有点小打鼓。合资车反过来,机械素质强,开着别提多扎实,就是车机土到掉渣。现在合资放下身段,直接抱上最懂智能的“华为”,有种新旧势力交融的既视感。这是妥协也是升级,如果天籁的座舱智商真的提起来,真能把油车从“粗糙的交通工具”一下整成“智能出行伙伴”。

说回价格,这16-18万,摆在现在的车市什么段位?严格说,这区间放在燃油B级里算厚道,和自主高配拉开距离,也和豪华合资低配搭上点边。更重要的是,现在能在这个价格段享受合资机械+国产智能,怎么看都像是要“割韭菜”一样捡便宜。试问一下,有多少人还死守“油车不智能”?又有多少人其实是舍不得放弃燃油动力、但又羡慕电车那些唤一句“你好XX”的方便?天籁·鸿蒙座舱就是弄给这种人看的。我就问一句,这波组合,有谁不心动?

大家再想想,咱为啥总觉得燃油车“土”?其实归根到底,是过去油车厂商太佛系,打骨子里瞧不上智能,把研究重心都放在底盘、动力和NVH上,至于车机,只要能导航听歌就算OK,剩下的功能就靠后市场加装,啥360影像、行车记录仪、导航助手,说白了就是个大号安卓平板。这回倒好,华为直接把鸿蒙座舱进化出来,要把这些烦心事一起解决,连娱乐音响HUAWEI SOUND都上了个新台阶。人家拼的不是堆配置,是要拼用户体验。

这个车一上市,可能真的要搅局。天籁本来就是销量不差的中级车,现在把脑筋动到了智能上,直接补上油车这个短板,跟新能源掰手腕有没有机会?我觉得可能性不小。毕竟还有那么一大波人,对电车的续航、充电这些事儿一直心里犯怵,觉得自己用车场景不适合纯电,可又想要智能,那天籁·鸿蒙座舱真是对症下药了。

日产天籁用鸿蒙座舱,价格十六到十八万,油车智能化引关注-有驾
日产天籁用鸿蒙座舱,价格十六到十八万,油车智能化引关注-有驾

再说一遍,其实买车无非就是买个“人-车-生活”的闭环体验,油车本来在机械、耐久性上没短板,就是在智能跟不上时代,这下补完了短板,还有合资口碑加持。你还非要买新能源车吗?市场格局是不是要变?

市场会不会掀起一股“油车智能化”热潮?估计不少合资品牌都得琢磨,是不是也赶紧找家国内大厂搞搞智能合作,否则以后老老实实挨打。自主品牌会不会紧张?难说,毕竟智能、配置上人家优势依然在,但合资厂做起来,一定程度上会有“对照组”效果。以前咱只能在燃油坚守机械,现在连智商都要比拼了。

最后,得提一句,16-18万这个价格就是看后来定价和诚意。要真落地价不虚高,配置也不玩虚的,油车圈恐怕得掀桌子。再者,用户体验真正给力,车机不卡,生态完善,智能不是虚头巴脑的“新瓶装旧酒”,那可真是把用户的痒点挠到了。大家可以设想一下,要是所有油车厂家都上这套,“不智能”的老观念分分钟崩塌,到时候买油车再也不用“吃亏吃气”,一样可以自信满满进店“要智能套餐”。你说将来的油车会不会再火一把?

日产天籁用鸿蒙座舱,价格十六到十八万,油车智能化引关注-有驾
日产天籁用鸿蒙座舱,价格十六到十八万,油车智能化引关注-有驾

所以问题来了:你会为了这套智能座舱,对油车重新提起兴趣吗?你还会觉得油车和智能毫无关系吗?你会不会希望自己以前的油车也能“借个鸿蒙”?或者,你愿意用更合理的价格,得到既有机械底子、又有智能脑子的座驾?

想明白这几个问题,你就知道,变的是科技,变的是市场,不变的是:我们始终想用合适的钱,买到真正让自己满意的车。这波天籁·鸿蒙座舱究竟能不能算“真香”,还是噱头大于实用,还得等它上市后一测分晓。反正我认一个理,有进步总比没有强,这年头油车都开始卷智能,谁还忍心说行业没意思?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