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销量暴跌7成,2027年或跌破10万,翻身全靠这三招

说起别克这个牌子,很多上了点年纪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

在十多二十年前,谁家要是能买辆别克车,那可是件相当有面子的事。

那时候的君威、君越,开在路上感觉都比别的车要稳重、气派,GL8更是成了公司接待、商务出行的标准配置。

别克销量暴跌7成,2027年或跌破10万,翻身全靠这三招-有驾

可以说,别克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一度是“高级车”的代名词,代表着一种美式的豪华和舒适。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品牌,最近几年却像是坐上了过山山车,一路向下俯冲,情况可以说是相当不乐观。

五年时间里,销量竟然跌掉了将近七成,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曾经那个我们熟悉的合资老大哥,难道真的要被市场淘汰了吗?

咱们先来看看这几年别克的销量数据,数字不会说谎,它能最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品牌的兴衰。

别克最辉煌的时候是在2016年,那一年它在中国卖了123万辆车,这个成绩放到今天也是非常惊人的。

然而,从2020年开始,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2020年,别克还能卖出93万辆,虽然不如巅峰,但还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可到了2021年,就掉到了82万辆;2022年更是直接滑落到65万辆;去年2023年,更是连50万辆的大关都没守住,只卖了51.8万辆。

根据今年的销售趋势推算,2024年全年销量可能连40万辆都到不了。

从一百二十多万辆跌到三十多万辆,这个跌幅实在是太大了,让人看了都觉得心惊。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简单来说,就是别克过去赖以生存的几大主力产品,现在全线都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一个个阵地接连失守。

就拿它最引以为傲的GL8来说,这款车在MPV市场称霸了多少年,几乎没有对手。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以腾势D9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新能源MPV横空出世,它们不仅空间大、内饰豪华,还配上了大屏幕、电冰箱、航空座椅,更重要的是,它们用电或者油电混合,使用成本比纯烧油的GL8低得多。

面对这样的对手,GL8的老一套就显得有些过时了,销量自然受到了巨大冲击,从MPV市场的绝对王者,变成了需要奋力追赶的挑战者。

再看看轿车市场,以前的君威和君越是B级车和C级车市场的热门选择,以大气的设计和舒适的乘坐体验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可是现在,这个价位的市场已经被比亚迪汉、海豹等国产新能源轿车搅得天翻地覆。

别克销量暴跌7成,2027年或跌破10万,翻身全靠这三招-有驾

国产车在动力性能、智能化配置和设计感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价格还更有优势。

相比之下,君威、君越的更新换代速度慢,技术亮点不多,吸引力自然大不如前,一个月几千辆的销量,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SUV方面,也基本上就靠着昂科威一款车在苦苦支撑,而且还常常需要靠大幅度的降价优惠来换取销量,更高端的昂科旗几乎无人问津,处境非常尴尬。

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新能源转型的迟缓。

在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谁抓不住新能源,谁就等于放弃了未来。

通用汽车花大力气研发的奥特能电动车平台,在中国市场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推出的纯电车型E5销量平平,另一款E4甚至因为卖不出去而早早停产。

一年下来,别克所有新能源车加起来的销量,可能还不如大众ID.3这一款车卖得多。

当别的品牌都在新能源赛道上飞速奔跑时,别克这位曾经的巨人,却像被绊住了双脚,步履蹒跚,错过了最佳的转型时机。

按照现在这个下滑的速度,有人预测,到2027年,别克的年销量可能会跌破10万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你想想看,现在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40%,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别克在新能源领域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就等于自动放弃了将近一半的市场。

再加上为了维持销量,别克采取了大幅降价的策略,比如把二十多万的君越降到十几万来卖,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吸引一些顾客,但长期来看,严重损害了品牌的形象和价值。

在消费者心里,别克不再是那个“高级”的牌子了,而是一个随时可能打折的普通品牌。

这种品牌价值的流失,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同时,经销商卖车的利润越来越薄,积极性也大受打击,销售渠道一旦出了问题,对销量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

当然,别克也不是完全没有翻身的机会,但它必须立刻行动起来,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改革。

别克销量暴跌7成,2027年或跌破10万,翻身全靠这三招-有驾

首先,在技术上必须更加贴近中国市场。

不能再把国外那套东西直接搬过来了,中国的消费者现在对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要求非常高。

别克的车机系统经常被吐槽反应慢、不好用,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可以学习其他合资品牌,积极与国内的科技公司合作,把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系统做好,这才是中国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东西。

在新能源技术上,也要想办法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续航里程的真实性和充电效率,拿出真正有诚意的产品来。

其次,要停止用降价来换销量的短视行为,重新树立品牌形象。

高端车型就要有高端的样子,比如GL8可以推出更豪华、更智能的插电混动版本,专注于高端商务市场,把服务和体验做到极致。

而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比如威朗,就应该把产品力做扎实,在同价位里做到配置厚道、质量可靠,用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去打动消费者,而不是靠虚高的定价再大幅优惠。

同时,也要想办法稳定二手车的价格,让老车主对这个品牌有信心,这样新车主才敢放心购买。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善服务,稳住经销商网络。

经销商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命运。

厂家应该给予经销商更多的支持和补贴,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客户服务方面,更要向新势力品牌学习,提高响应速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现在很多消费者抱怨别克的售后服务流程长、反应慢,这种体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是非常致命的。

只有把服务做好了,才能留住用户,赢得口碑。

总而言之,别克今天的困境,是过去几年里一系列战略失误和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的必然结果。

它曾经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在电动化、智能化的大潮面前,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留给别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未来两三年将是它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如果它能痛定思痛,放下过去的傲慢,真正俯下身子去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否则,这个在中国市场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百年品牌,恐怕真的要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