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视频在网上特别火:某国际学校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起亚轿车,结果评论区炸了锅。有人调侃“这家长是破产了吧”,也有人好奇“起亚还有这种车?”直到镜头拉近,车尾的“K9”标志亮出来,懂行的老司机们瞬间倒吸一口冷气——这可是当年卖到75万,能跟奔驰宝马掰手腕的韩系“隐形大佬”啊!
说起起亚,大家脑海里都是K3、K5这些亲民车型,谁能想到这个品牌还藏着这么个“宝藏”?2015年江苏有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花了80万全款提了辆顶配K9,结果被朋友调侃“不如买宝马7系”。但车主却摆摆手:“你们开过就知道,这车底盘比辉腾还稳!”如今九年过去,这辆K9依然在扬州街头穿梭,成了当地车迷口中的“低调传说”。
藏在镀铬中网里的野心
时间倒回2013年上海车展,当起亚展台亮出K9时,现场观众都以为这是概念车。5米长的车身配上全镀铬“虎啸式”前脸,18寸轮毂闪着冷光,车门轻轻一碰就自动吸合——这架势完全不输隔壁展台的奔驰S级。更夸张的是,K9居然用上了当时只在宝马7系出现的配置:双层隔音玻璃、电动调节方向盘、后排老板键。有位汽车编辑现场试坐后感叹:“关上车门那一刻,就像突然被按了静音键。”
设计师彼得·希瑞尔这次玩了个“障眼法”。乍看K9像是放大版的K3,但细节处处暗藏玄机:车尾那条横贯左右的镀铬饰条,能让车身视觉宽度增加10厘米;中控台上方镶嵌的机械钟表,指针走动时几乎听不见声响;就连换挡杆都神似宝马经典的“鸡腿”造型。起亚工程师私下透露:“我们给这车装了340个减震胶垫,过减速带时后排咖啡都不会洒。”
80万买辆起亚?当年真有人这么干
2015年K9正式进口中国时,55.8万的起售价直接把消费者分成了两派。北京某4S店销售老张回忆:“来看车的分两种人,一种是好奇‘起亚凭什么卖这么贵’,另一种是悄悄问‘能不能不要车标’。”最戏剧性的是深圳有位房地产老板,原本打算买奥迪A8,试驾K9后当场拍板:“这车的Lexicon音响放交响乐,比奔驰的柏林之声更有层次感!”
汽车之家当年做过深度测试,编辑开着K9跑完高速后写下金句:“油门踩到底时,V6发动机像男高音在唱《我的太阳》,浑厚但不聒噪。”实测油耗12.1L/百公里,比同排量的德系车省油;7.2秒破百的加速成绩,虽然跑不过宝马540i,但座椅通风按摩一开,谁还在意快那零点几秒?有车主甚至开发出特殊用途——杭州某律所合伙人就专门用K9接送VIP客户:“客户上车总问这是什么豪车,听说价格后反而觉得我低调可靠。”
叫好不叫座的魔咒
尽管产品力过硬,K9还是没逃过“水土不服”。2016年某汽车论坛做过调查,七成网友认为“花70万不该买起亚”。长春有位车主把K9和宝马5系并排停在地库,结果物业大爷天天问他:“你这辆是进口K5吧?看着真大气!”更扎心的是二手车市场——2018年某二手车商收过一辆准新K9,挂价45万半年无人问津,最后咬牙降到30万才出手。
起亚自己也没想到,在北美叫K900的这款车,到了中国会成“面子黑洞”。有内部人士透露:“当年现代集团高层觉得,既然丰田能做雷克萨斯,现代有捷恩斯,起亚也该有高端车。”可惜消费者不买账,就像网友吐槽的:“开宝马别人知道你有钱,开K9别人以为你开修理厂。”
2024年的“文艺复兴”
最近起亚突然在韩国发布了新款K9官图,车迷圈瞬间沸腾。新车前脸改成了菱形网格,大灯细长得像刀锋,内饰换装27英寸曲面屏。最绝的是新增了“遥控挪车”功能——站在车外按钥匙,5米长的车身就能自己倒进车位。有博主翻出2015款K9和新款对比视频,弹幕都在刷:“要是当年长这样,BBA都要抖三抖!”
可惜这份惊喜带着遗憾。起亚官方明确表示,新款K9只在韩国本土销售。国内车迷只能隔着屏幕眼馋,就像网友@老司机王哥 说的:“这就好比听说初恋变美了,结果人家嫁到国外了。”不过也有小道消息说,平行进口车商已经在联系韩国渠道,说不定明年就能在天津港见到实车——当然,价格恐怕要冲着100万去了。
从2013到2024,K9像极了班里那个转学生:刚来时穿着定制西装,书包里装着进口钢笔,却因为成绩单上的“起亚”两个字被当成异类。如今当它终于学会用大屏和智能驾驶讨好新时代时,中国市场早已变成了新能源的天下。或许某天在街头遇见老款K9,我们该多看两眼——它不只是辆起亚,更是一块汽车界的“活化石”,记录着那个燃油车还能靠V8发动机称王的黄金年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