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

如果有一天,你开着车在晚高峰的环路上,突然发现方向盘自己动了起来,稳稳地帮你避开加塞、变道、跟车——你会不会恍惚一瞬,觉得这不该是“未来”才有的画面吗?

可它已经来了。而且,它不再只属于那些花四五十万买“科技标签”的少数人。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却深刻的权力转移:高阶智驾,正在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而真正搅动这盘棋的,不是价格战里拼参数的“全民智驾”,也不是顶着洋牌光环却反应迟钝的传统豪华,而是像传祺向往车系这样,踩在20万到40万主流价格带上的“破局者”。

这个区间,是中国家庭最真实的选择地带。他们不差钱,但不想为logo买单;他们要科技,但不要“期货式OTA”;他们追求舒适,也渴望被尊重。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群体像是被夹在中间——高端车智能化落后,新势力又总在交付时埋坑。

直到传祺把一架C919大飞机,开进了自己的新车发布会。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这不是炫技,而是一次宣言。当国产大飞机“传祺向往号”穿越云层降落在珠海航展中心,接受水门礼的那一刻,一辆SUV和一架飞机,共同指向一个命题:中国智造,能不能从“追赶者”变成“标准制定者”?

传祺的答案很直接:能,而且现在就开始。

他们没选最容易的路——比如继续靠性价比卷市场,也没走最虚的路——贴个华为标就宣称“天花板”。而是把17年造车功底和华为智能拧成一股绳,推出了向往S7、M8和1 Concept三款车,目标只有一个:在高阶智驾时代,让技术回归用户价值本身。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比如传祺向往S7,预售19.48万起,直接送城市NDA终身使用权,不玩“先上车后付费”的套路。它的智驾系统双线并行:一边是广汽自研的L2++无图类人驾驶,另一边是英伟达Orin-X芯片撑起的254Tops算力,能应对35类主场景、357种子场景。窄路掉头、环岛穿行、人车混流?它提前跑了1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0圈,只为在上市前替用户踩完所有坑。

你说这是卷?不,这是“较真”。当别的车企还在发布会上吹“百公里加速多少秒”时,广汽的工程师在车间里死磕0.01毫米的装配精度;当别人用“风阻系数低”当卖点时,广汽却是全球唯一拥有“三合一”风洞实验室的车企,空气动力、声学、热管理全自己测。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最终变成了看得见的口碑:传祺M8和E9在2024年分别拿下中大型MPV和新能源MPV质量榜自主品牌第一;三年保值率61.87%,排在所有国产品牌首位。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传祺向往M8居然把“泊车代驾”功能给做出来了。今年,它将在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试点VPD功能——你下车后,车自己找车位停好,接人时还能自动开到你面前。这已经不是辅助驾驶,而是“代客泊车”的初级形态了。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有人说,这不是华为的技术吗?可问题是,为什么是传祺首发?为什么是它敢把功能直接开通,而不是画饼等OTA?

因为背后有底气。广汽不是在“贴牌”,而是在联合创新。i-GTEC 3.0技术矩阵、双驱智驾、双驱座舱、钜星底盘、钜浪智电……这些名字听起来复杂,但落到体验上,就是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后排角度可调137°、得房率高达79.6%、放倒后后备箱2050升——这些细节,才是中国家庭真正需要的“豪华”。

过去,豪华是德系车的徽标、是进口音响的品牌、是真皮缝线的密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我的车能不能自己停?能不能在堵车时让我彻底放松?能不能让全家出行不憋屈?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传祺向往车系没去革谁的命,也没喊“颠覆”这种空话。它只是默默把那些被忽视的需求,一一实现。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锋芒毕露,也不像传统豪华那样端着架子,反倒像个“乖学生”——不抢风头,但每一科都考满分。

可正是这种“踏实”,正在重塑高端市场的逻辑。

我们曾以为,高端=高价+品牌溢价。但现在,高端可能等于“无感的智能”+“看得见的舒适”+“信得过的品质”。当C919和传祺S7并肩驶入会场时,人们突然意识到:原来国产装备已经强到可以互相成就了。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那下一个问题来了:如果飞机能国产,手机能自研,汽车的高阶智驾,为什么还非得靠国外技术背书?

传祺显然不想只做“跟随者”。1 Concept概念车的亮相,意味着他们已经在为L3级自动驾驶铺路。而与华为的合作,也不是终点,而是一块跳板——跳向一个由中国品牌主导的智能出行标准。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回头想想,中国汽车缺的从来不是产能,也不是用户,而是敢于在高端市场“慢下来”的勇气。快,容易;砸钱营销、堆配置、抢发布,谁都会。但慢,很难——慢到愿意花三年测试一辆车,慢到愿意为0.1分贝的风噪反复调校,慢到相信“用户不该当小白鼠”。

传祺向往车系的出现,像是一记提醒:技术的终点,不该是制造焦虑,而是消除焦虑。当你的车能自己开进车库,当你后排家人能舒舒服服躺着,当一切功能都不用等“未来推送”——那一刻,你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叫“科技为人”。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所以,也许真正的豪华,从来不是标价牌上的数字,而是你坐进车里那一刻,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安心。

而我们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洋奢的光环在褪色,华流的底气在升起。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不再迷信“贴牌即高端”,而是选择把功夫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或许,属于中国智造的“标准时代”,真的要来了。

传祺向往车系:突破智驾成本桎梏,重构高端市场价值版图-有驾

只是这一次,我们想问的不再是“能不能造出来”,而是:“我们想让世界,变成什么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