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双车出击,续航升级空间革命,能否撼动越野市场

最近汽车圈里的大事小情不少,但要说哪个动作最能牵动人心,恐怕还得是比亚迪。

眼看着年底的销售冲刺阶段就要到了,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品牌突然放出大招,宣布在10月20号要推出两款重量级的新车——豹5的长续航版和豹8的大五座版。

这消息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块大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很明显,比亚迪这次是铆足了劲,准备在硬派越野这个细分市场里大干一场。

比亚迪双车出击,续航升级空间革命,能否撼动越野市场-有驾

从24万到42万的预估定价来看,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撕开传统燃油越野车和豪华品牌把持的市场缺口。

那么,这两台被寄予厚望的“猛兽”,到底做了哪些脱胎换骨的改变?

它们真的能成为比亚迪攻城拔寨的利器吗?

这背后的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地说道说道。

咱们先从打头阵的豹5说起。

这款车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前每个月能卖出四千五百多台,对于一个新兴的硬派越野车型来说,这个成绩单已经相当亮眼了。

这说明它的产品力得到了初步的认可。

但是,比亚迪显然不满足于现状,这次对豹5进行了一次核心升级,可以说是直击要害。

以前的豹5,纯电续航里程是100公里,这个数字在城市里代步是够用了,但对于真正的越野爱好者来说,总感觉有点“意犹未尽”。

你想想,开着车去探索那些没有铺装路面的秘境,谁不希望能多享受一会儿只有电机声和自然风声的静谧时光呢?

这次升级,比亚迪直接把电池容量提升到了47.8度电,纯电续航也跟着水涨船高,达到了160公里。

这多出来的60公里纯电续航,意义非同小可。

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增加,更是使用场景和体验的极大拓展。

对于越野玩家来说,这意味着在穿越林地、攀爬山路或者是在营地驻扎时,可以更长时间地使用纯电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第一是安静,没有了发动机的轰鸣,更能融入自然环境;第二是低扭强大,电动机在起步瞬间就能输出最大扭矩,这在需要精准控制动力的复杂路况下非常有优势。

而且,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车辆陷入困境等待救援,这块大电池也能为车内的照明、通讯和取暖设备提供更持久的电力保障,关键时刻这就是安全感。

当然,有得必有失。

电池包变大了,车子的体重也跟着上去了。

比亚迪双车出击,续航升级空间革命,能否撼动越野市场-有驾

根据一些消息,新款豹5的车重很可能要超过3吨。

这就带来了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电池电量耗尽的亏电状态下,这台“重量级选手”的油耗表现会怎么样?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对于长途穿越的越野玩家来说,续航能力是生命线,而油耗直接决定了续航的长短。

如果这台车的亏电油耗控制得不好,比如说超过了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心理底线,比如每百公里9升油,那么它增加的纯电续航所带来的优势,就可能被高油耗的焦虑所抵消。

毕竟,这次升级伴随着价格的上涨,消费者多花了钱,自然希望得到的是全方位的提升,而不是解决了一个痛点又带来了另一个麻烦。

所以,最终的亏电油耗数据,将是决定新款豹5市场接受度的关键一环。

说完了豹5的“内功修炼”,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老大哥——豹8,这次它玩的是一场“空间革命”。

之前的豹8提供六座和七座两种座椅布局,从定位上来看,它试图兼顾大家庭的出行需求和越野能力。

但市场的反应很现实,月均一千多台的销量,显然没有达到比亚迪的预期。

问题可能就出在这个“什么都想要”的定位上,既想满足全家出行的舒适性,又想保留硬派越野的通过性,结果可能是在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极致,导致目标客户群体有些模糊。

这一次,比亚迪显然是吸取了教训,并且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市场的“模范生”——理想汽车。

理想通过“大五座”的概念,精准切入了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于是,新款豹8也做出了一个非常果断的决定:砍掉利用率不高的第三排座椅,彻底转型为一台专注于提供极致空间体验的大五座SUV。

这个改变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豹8的车身长度接近5米2,在取消了第三排之后,整个后备箱空间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这不再是一个只能勉强塞下几个行李箱的空间,而是一个巨大、平整、深不见底的“移动仓库”。

你可以轻松地放进全套的露营装备,包括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天幕,甚至还能塞下几辆儿童自行车。

比亚迪双车出击,续航升级空间革命,能否撼动越野市场-有驾

对于那些热爱户外生活,向往带着家人去“诗和远方”的消费者来说,这种空间上的奢侈感,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模仿成功者的路径,并不意味着自己也能百分之百复制成功。

这里面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需要注意:豹8和理想汽车的车型在底盘结构上是完全不同的。

理想的车型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整个车身是一个整体,更注重公路行驶的舒适性,底盘调校也偏向于过滤掉路面的细碎颠簸,力求给家人提供一个安稳的乘坐环境,这也是它被称为“奶爸神车”的原因。

而豹8则是一台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硬派越野车,它有一个独立坚固的大梁,车身是安装在大梁上的。

这种结构天生就是为了应对高强度的越野路况,抗扭曲能力极强,非常皮实耐用。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行驶时,路感会更清晰,细小的颠簸也更难被完全过滤掉,乘坐体验上会比城市SUV“硬”一些。

所以,比亚迪虽然借鉴了理想的“大五座”空间布局,但它的“硬核”底盘基因决定了它无法完全复刻理想那种极致的舒适性。

最终它吸引到的,可能还是一群本身就钟爱越野,同时又对空间有更高要求的用户,而不是那些纯粹的家庭用户。

最后,我们把这两款车放到更广阔的市场中去看。

豹5长续航版把价格定在了24万到33万,这个价位直接对标的就是Jeep大切诺基这样的传统合资硬派越野车。

而豹8大五座版更是把目标瞄向了38万到42万的区间,这个价格已经和奔驰GLE等豪华品牌的中大型SUV产生了交集。

这背后透露出的,是比亚迪强大的自信和向上突破的决心,它不再满足于在中低端市场竞争,而是要用技术和产品力,去和国际老牌劲旅掰手腕。

当然,摆在面前的疑问也不少。

比如,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在北方寒冷的冬季,续航表现会不会大打折扣?

这对于一台可能要深入冰天雪地环境的越野车来说至关重要。

如果比亚迪能有效解决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衰减问题,那么广阔的北方市场将大有可为。

此外,这次新车还搭载了华为提供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套聪明的“大脑”和方程豹强悍的“身体”结合在一起,能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实际体验如何,也需要等待市场和用户的检验。

总而言之,比亚迪这次的双车出击,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进攻,目标明确,但也伴随着不小的挑战。

这场由中国品牌发起的越野市场新格局之战,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