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日本汽车论坛曝光了一组神秘车型的测试谍照:车身裹着黑白迷彩,但滑动后门和双A柱设计清晰可见。 眼尖的网友立刻认出——这是比亚迪专为日本市场研发的电动轻型车(K-Car)。这款车严格遵循日本独有的“长≤3.4米、宽≤1.48米”法规,甚至配备了日产Sakura都没有的100kW快充。
销售员山田指着Model Y介绍:“这车半年卖了4600辆,增速70%,明年门店要从23家冲到50家。 ”过去特斯拉在日本只做线上销售,如今却把展厅塞进七家大型商场,甚至计划未来扩至100家店。
为了适应日本市场,特斯拉做了两件“破天荒”的事:一是停售百万人民币级的Model S/X,专注平价车型Model 3/Y;二是给新车免费配送CHAdeMO适配器——因为日本90%的充电桩都用这套本土标准,而特斯拉超充站全国才130座。
当特斯拉抢占东京商圈时,比亚迪正猛攻二三线城市。 在北海道札幌,比亚迪经销商藤原指着海狮07EV说:“这车比特斯拉Model Y便宜5万日元(约2300元),还能用便利店充电桩。 ”他口中的便利店,指的是比亚迪与7-Eleven合作的快充桩。
比亚迪的“双轨战略”:大城市卖纯电车,农村推插混车。 一款续航1000公里的PHEV车型,纯电模式能跑120公里,完美解决农村充电桩稀缺的痛点。 目前比亚迪门店已铺到63家,年底将达100家,覆盖日本75%的地区。
丰田4S店的销售经理小林无奈摊手:“客户问电动车,我只能推荐混动版RAV4。 ”这家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竟拿不出一款能打的新能源车。 数据暴露了尴尬现状:2025年上半年,日本电动车总销量仅2.7万辆,还跌了7%。
本土品牌中,日产Leaf销量暴跌44%,丰田纯电车全年只卖2038辆,甚至被比亚迪超越。 而下一代纯电车型集体“难产”:丰田、本田、日产的真正竞品全要等到2026年才上市。
在日产总部横滨,工程师们反复研究比亚迪K-Car谍照。 这款车严格卡着日本轻型车标准:3.4米车长、滑动后门、180公里续航,定价却比日产Sakura便宜10万日元(约4500元)。
更让日企紧张的是成本——比亚迪自研刀片电池,能把20kWh电池包成本压到同行60%。 日产高管私下承认:“我们卖Sakura每辆赚12万日元,比亚迪敢降价20%还有利润。 ”
他退了丰田bZ4X订单,改买比亚迪海狮07EV:“本土电动车续航虚标,冬天开暖气掉电30%。 ”而家庭主妇山本选择比亚迪PHEV的理由更直接:“冲绳老家没充电桩,但这车加油也能跑。 ”
背后是日本充电基建的瘫痪:全国仅1.8万充电桩,农村覆盖率不足城市1/5。 反观中美车企,特斯拉送充电适配器,比亚迪给电池10年保修——比日产多保2年。
横滨港的报关单揭示着残酷现实:一辆特斯拉Model X到岸成本1.1亿日元(约530万人民币),却要和500万日元的混动车竞争。 而中国车正发起“降维打击”:日系车引以为傲的混动技术遭遇狙击:比亚迪插混车日常通勤电费比丰田混动油费低30%。
名古屋的丰田经销商最近很焦虑——隔壁商场新开特斯拉展厅,周末客流量是他的3倍。 更可怕的是比亚迪的“蚂蚁搬家”战术:在36个县布点,连人口20万的小城甲府都设了门店。 反观日系品牌,日产全国仅62家电动车专营店,三菱甚至依赖其他品牌渠道卖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