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很多准备买车,尤其是想买十万块钱左右纯电动小车的朋友们,都格外关注。
上汽名爵(MG)品牌那边的高管在一次沟通会上透露,他们旗下一款全新的纯电车,叫MG4,马上就要在8月5号发布了。
这本来就是个新车新闻,但关键在于,这位负责人还说了两句特别实在、也特别有火药味的话。
第一句是,这款新车的部分高配车型,会用上半固态电池。
第二句更直接,对着现在的市场老大比亚迪海豚就喊话了,说“定价抄海豚就稳赢”。
这话一放出来,大家就明白了,这回MG是铁了心要来抢市场了,目标就是锁定8万到12万这个价格区间,用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配置来吸引消费者。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半固态电池,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为什么把它装到一台十万块的车上,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其实,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电动车最担心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安全,生怕车子磕了碰了或者充电的时候有什么意外,发生自燃;另一个就是续航,尤其是到了冬天,续航里程大打折扣,开个暖风都得提心吊胆。
而半固态电池,恰好就是冲着解决这两个核心痛点来的。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电动车用的,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它们内部都有大量的液体,叫做电解液。
您可以把这个电解液想象成电池里流动的“血液”,负责传递能量。
但问题是,这种液体是易燃的,就像汽油一样,一旦电池外壳被破坏或者内部短路导致温度过高,就很容易起火燃烧。
这就是我们看到一些电动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半固态电池,顾名思义,它就把这里面大部分的易燃液体,换成了一种固态或者半固态的材料。
这就好比,原来电池里装的是一桶汽油,现在换成了一块浸了少量汽油的海绵。
虽然不是绝对的百分之百不燃,但它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了,起火的风险被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所以说,它更安全,自燃率更低,这是它的第一个大好处。
它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能量密度更高。
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一块电池里,半固态电池能储存更多的电量。
电量多了,车子自然就能跑得更远。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搭载了半固态电池的MG4,预计续航能达到537公里。
这个数字在十万级别的两厢小车里,绝对是相当出色的了。
而且,它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也比传统电池要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冬天续航尿崩”的焦虑。
所以简单总结,半固态电池就是一种更安全、续航可能更长、冬天用着也更踏实的升级版电池技术。
理解了半固态电池的好处,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MG4这次的动作这么引人注目了。
因为在过去,这项技术一直被认为是“高高在上”的。
比如,国内比较知名的蔚来汽车,也在他们的高端车型上推出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版本,但那个电池包的成本据说就高达几十万,比一整辆车都贵,而且因为生产难度大、合格率低,一直没能真正大规模地交到普通用户手里。
你想想,在三十多万的豪华车上普及这项技术都这么困难,现在上汽名爵居然说,要把这项技术用在十万块钱级别的家用车上。
这背后传递出的信息就非常重要了。
这说明,上汽集团和他们合作的电池企业,很可能在半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不仅能造出来,还能把价格打下来,让普通人也能消费得起。
这已经不单单是一款车型的进步了,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域的一次实力展示。
它告诉市场,先进技术我们不仅有,还能把它普及化,这对于提升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意义非凡。
同时,这也表明了名爵的态度,他们是真心实意想把MG4这款车打造成一款人人都买得起的爆款产品,而不是拿一个新技术当噱头来抬高身价。
那么,当这样一款带着“黑科技”光环的新车,杀入到竞争最激烈的十万级市场,会发生什么呢?
目前,在这个领域里,卖得最好的车就是比亚迪海豚。
海豚凭借着时尚的设计、不错的空间和比亚迪强大的三电技术口碑,几乎成了这个级别大家买车的首选。
现在MG4来了,摆明了就是要跟海豚掰手腕。
从目前的信息看,它的车身尺寸比海豚还要大一圈,但车身高度更低,看起来会更运动一些,这可能会吸引一部分追求个性和驾驶感的年轻用户。
更关键的还是价格。
MG方面放出话来,预估起售价可能不到9万元,而搭载了半固态电池的高配车型,价格也可能就在10万元左右。
这个定价策略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完全是冲着海豚的核心用户群体去的。
对于咱们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买第一辆车,或者给家里添置一辆代步车,10万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价位,价格是第一敏感要素。
如果MG4最终真的能做到比同级别的畅销车更便宜,同时在核心技术,比如电池安全性和续航上,又有明显的优势,那么它的市场竞争力无疑是非常强大的。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半固た态电池只会用在MG4的高配车型上,那么它的大部分销量可能还是要依靠普通电池版本的车型。
这些车型的具体配置和最终定价,同样至关重要。
而且,比亚迪海豚经过市场的长期检验,已经积累了非常好的用户口碑,这是一个新车型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优势。
所以,MG4能不能真的成为一款爆品,还要看它上市后的实际表现和消费者的真实反馈。
不过,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有这样强有力的竞争者加入,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它会促使整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拿出更好的产品、更实惠的价格来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持币待购的普通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