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马1966上市,复古外观吸睛,城市通勤油耗偏高

新款烈马1966的上市,让人不禁想起汽车圈里的一句老话:“越野车不是买来开的,是用来梦的。”38.66万元的起售价,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或许是一道认知门槛。但它的出现,无疑给近几年日益雷同的新车市场投下了一枚漂亮的炸弹。有人说现在汽车市场已经被新能源和智能科技彻底洗脑,油车似乎成了“昨日黄花”。但烈马不甘于此,它用一种近乎反潮流的方式,向世人宣告:野性与情怀,一样值钱。

烈马1966上市,复古外观吸睛,城市通勤油耗偏高-有驾

就在8月16日,福特高调开启烈马1966的预售,并推出标准版和大脚版。这款车最打动人心的,首先还是那个复古到像“穿越剧”里的蓝白涂装,以及前格栅上血脉贲张的“Ford Bronco”红色字母,仿佛一瞬间带人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西部的荒野公路。硬朗的方正车身、无框车门、可拆卸三段式车顶、外挂全尺寸备胎,都像是老派越野迷的梦想物件一一复刻。轮圈和35英寸泥地胎的组合,以及大脚版夸张的数据——45度接近角、273毫米离地间隙——让它的“硬派”身份无可争议。这不只是“四驱车”,更是铠甲披身的越野战士,似乎随时准备去攀爬悬崖或蹚一场沙漠暴雨。

烈马1966上市,复古外观吸睛,城市通勤油耗偏高-有驾

但在情怀之外,烈马1966也并非只会“卖情怀”。动力方面,2.3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10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这样的动力总成放在十年前可以称作豪华。而更值得说的是它那一整套G.O.A.T.地形管理系统,七种模式一旋即变——越野老炮拍着大腿说,门槛降低了,小白也能上山下河。再看内饰,12.3英寸仪表、12英寸大屏、骁龙8155芯片、语音识别、APP远程控制,科技配置一应俱全。SYNC+互联系统虽然谈不上“爆炸性创新”,但作为硬派越野,这样的智能化能达到主流水平,已经是难得。令人会心一笑的是,关键位置还保留物理按键,顶着泥巴开空调、切四驱再不怕“误触屏”崩溃。

更有意思的是,福特终于明白了野外玩家的痛点。可水洗橡胶地板和主动排水孔,不再怕泥水打湿座舱,直接用高压水枪一冲——这下,越野结束后的“清洁大业”变得愉快许多。这些细节不是噱头,而是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到每一次出行的实用困扰。可以说,烈马的设计团队可能真的是一群“狠人”,他们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也没有忽略用家的琐碎实际问题。

但硬派越野的美梦,终究还是要被现实几脚踹醒。非承载式车身和整体桥悬挂虽然让它抗扭刚性拉满,但在城市道路上跳数和风噪也是实打实的。80公里时速一到,胎噪风噪扑面而来,后排座椅靠背直得像军训小板凳,长途坐下来,保证膝盖诉苦。而百公里油耗超11L,在如今燃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时候,钱包的压力可以想象。还有那些看似酷炫的可拆卸车门车顶,拆了之后行李厢占地严重,高速上风噪更大,日常使用便利性其实被打了折扣。

烈马1966上市,复古外观吸睛,城市通勤油耗偏高-有驾

在市场层面,烈马1966的定价也颇受争议。同价位的坦克700 Hi4-T,带着插电混动的“新物种”标签冲击市场,三把锁、智能配置、经济油耗,一个套餐全给了你。不只是油电混动劝退了城市玩家,方程豹等新能源越野车也在虎视眈眈,越野性能和经济性的矛盾正在被新能源车用技术和补贴瓦解。

那么,烈马1966到底能不能提升销量?短期内,它注定是极客和资深玩家的玩具,是向经典汽油越野文化致敬的一面旗帜。面对新能源浪潮,烈马代表着另一种坚持——向便利妥协,意味着失去征服自然的勇气。别忘了,开烈马的人,不是没见过智能电车带来的“文明进步”,而是在钢铁轮胎和泥泞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可这口“硬汉饭”,普通家庭未必吃得消,每日通勤的成本和舒适性劝退了一大批“理性消费者”。

烈马1966上市,复古外观吸睛,城市通勤油耗偏高-有驾

最终,烈马1966是一台用情怀“狠揍”新能源的特立独行者。它给市场带来了一抹罕见的坚硬与自由,也用一身复古外表和极致机械性能,把“原厂即巅峰”做到了极致。在坦克和方程豹等对手围剿下,它是否能站稳脚跟,或者只成为收藏家车库中的雕塑,答案等着时间慢慢写。对于勇士来说,烈马随时待命;对于市场来说,“烈马精神”值不值三十八万六千六百六十,大家心里早有答案。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