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哨兵模式记录“踩车”闹剧,品牌对立何时休?

5月3日,一段由小米SU7哨兵模式拍下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一名问界车主经过路边停放的小米SU7时,突然折返,故意踩踏车辆前机盖系鞋带,同行友人不仅未劝阻,反而嬉笑围观。

视频中,车主挑衅般的动作和友人幸灾乐祸的态度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指出,类似“踩车”事件已非首次,部分品牌车主似乎对小米SU7存在“针对性”行为,甚至上升至“华为用户看不起小米”的争议。

车是工具,更是车主的“第二张脸”。

无论是无心之举还是刻意为之,用鞋底践踏他人财产的行为,早已超出“恶作剧”范畴。

更何况,涉事车主在明知车辆配备哨兵模式的情况下仍选择挑衅,究竟是“没素质”还是“博眼球”?

答案或许只有当事人清楚。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行为既不尊重他人,更拉低了自身格局。

小米SU7哨兵模式记录“踩车”闹剧,品牌对立何时休?-有驾

事件发酵后,评论区充斥着“华为用户优越感”“小米车主被霸凌”等标签化言论。

然而,品牌竞争不该演变为车主间的对立。

华为与小米同为国产科技巨头,本应携手推动行业进步,而非被个别极端行为裹挟成“饭圈式骂战”。

试问:若今天踩车的是特斯拉车主,舆论是否又会演变为“外资打压国产”?

这种“遇事必扯品牌”的思维,本质上是对问题的逃避。

小米SU7的哨兵模式本是为防盗设计,却意外成为“照妖镜”,记录下人性中并不光彩的一面。

技术本无罪,但如何约束技术背后的恶意,才是社会该思考的课题。

当“踩车拍视频”成为流量密码,当“幸灾乐祸”被当作社交谈资,我们是否正在纵容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一场踩车闹剧,照见品牌对立的荒诞,也撕开了网络时代“以偏概全”的伤疤。

小米SU7哨兵模式记录“踩车”闹剧,品牌对立何时休?-有驾

车圈不该有“鄙视链”,更不该成为情绪宣泄的战场。

与其争论“谁比谁高贵”,不如多一份尊重与包容——尊重他人财产,包容不同选择。

毕竟,国产车的崛起,靠的不是互相践踏,而是彼此成就。

你怎么看这场“踩车风波”?

欢迎在评论区理性讨论,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听见理性的声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