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方联盟切入换电MPV市场,京东携数据助阵广汽宁德时代,新能源赛道生态效率大战升级
10月14日那天,京东在“2025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像扔下一只大靴子一样宣布:联合动力电池圈的老大宁德时代、整车“国家队”广汽集团,要一起造出一台国民好车,还独家在京东双十一首发。一大早,办公室茶水间的咖啡机边,刚结束部门例会的小张碎嘴着:“京东这也太下场了,真是要啥都有。”实际上,三方联手的消息在行业里像蜜蜂过春天,大家都在扒拉细节。新车说是切一块还没人啃过的蓝海——15万元级换电家用MPV,瞄准的是二胎家庭和城市用户。这个定位让王老师一边敲着键盘,一边停下问我:“你说,15万的换电大空间车,家里孩子多的不就是盯着这口饭嘛?”
说到底,现阶段竞品定价都在16万以上,还没换电功能。比亚迪宋MAX EV、吉利嘉际PHEV都跑在这条线上,广汽的MIFA 7还定位20万+的高端市场;蔚来和理想均价更是溢到30万以上。京东的操作是换电+大空间+亲民价,像教研会上教主管圈出重点词一样,抓住细分人群空白。宁德时代负责底盘,广汽出成熟产品,京东则端着各类销售数据和千亿GMV的渠道资源,把体量做成生态闭环。在圈了数据的情况下,“底盘是平台,车身是外壳”,整车从研发到卖场两头压缩成本。说到实际动作,宁德那边的磐石一体化智能底盘能把整车研发周期压到原来一半,广汽也能拿现有车型跑个小步快跑,京东负责拍预算和推广。
其实京东造车这事,并不是拍拍脑袋一时激动。想想2025年7月,京东物流就已经推出自主研发的VAN无人轻卡,能跑400公里,24m³的大货厢,还能自动驾驶,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配送场景里批量上路了。有做HR的闺蜜吐槽:“咱去年就抢了京东平台的快配业务,这数据不是白研究。”手握10亿级用户行为数据,无论3C、家电到快消,京东电商端的数据基本覆盖母婴用品到汽车配件;物流这边更是上百条城配线路的路谱数据——这些都是京东这次敢玩新能源的底气。场景什么都不缺,真要说,“数据和渠道就是杠杆。”公司里的小李整理GMV时指着表格里线上整车和养车板块,说:“光这一项一年破千亿。”
再说线下,京东有30万家服务网点,中石油、中石化到轮胎店和修理厂,咋跑都能落地。这种“电池—整车—渠道—数据”环环相扣的闭环,把电池龙头、车企、渠道商拧成了一根绳子。京东在研、广汽在造、宁德在底盘,这种“三国杀”模式引发整个赛道的骚动。行业里传出来,“接下来阿里上汽宁德、字节小鹏地平线、美团理想国家电网这类联盟都要跟风组队了。”有做车险理赔的小区群里宝妈冷不丁说:“体验战、效率战才刚开始,谁能把场景和供应链拍碎拢齐,谁就能笑着把钱装兜。”
如今的新能源车圈,不再只比技术单点,也不纯玩价格战了,整合场景、生态效率成了新玩法。谁能把供应链、资金、数据、场景、服务整合到极致,谁其实才有可能摸到“丰田+苹果”那样的综合头牌。对比新能源产品在2023–2024年年销量,数统计数据显示15万级家用MPV年增速已达40%,换电车型的用户复购率也高于传统插混。京东这次搅动,已能预见更多大厂跨界联盟加快速度,行业向“效率+体验”的时代快速转换。结合京东十亿级数据资源和全链路服务优势,这场三方联手的“鲇鱼效应”已让新能源车生态发生结构性变化,谁能把资源链闭环做扎实,谁才有真资格在下一轮站稳脚跟。这一切回应了标题里的每个节点,如今胜负未分,三方大战已然拉开序幕,市场不再只是拼价格,更是拼效率与体验的全面较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