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当下的新能源车圈,堪称一个大型魔幻现实主义斗兽场。前一秒还在PPT上指点江山,后一秒就可能被价格战的泥头车直接创飞。在这里,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而想要活得好,你手里必须得有几张别人没有的王炸。
有人靠嘴,把创始人打造成IP,天天在直播间里跟老铁们称兄道弟;有人靠脸,设计得花里胡哨,让你感觉买的不是车,是移动的艺术品;还有人靠价格,上来就自砍三万,突出一个“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悲壮。
一片混乱中,总有那么些不按套路出牌的玩家。比如岚图,一个背靠东风的“国家队”选手,最近突然被《人民日报》拎出来点名表扬了,说它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样本”,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这就很有意思了。要知道,官媒的点赞,尤其是在“十四五”收官这种关键节点,从来不是随便给的。它背后代表着一种风向和认可。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在一众卷生卷死的友商里,凭什么是岚图这个看起来有点“老实”的家伙,拿到了这个剧本?
这事儿的根源,得从一个最朴素也最残酷的商业逻辑说起:拒绝当“组装厂”。
新造车运动搞了这么多年,大家发现一个魔幻的事实,很多车企看着风光,实际上干的是“攒机”的活儿。电池是宁王的,座舱是高通的,智驾是英伟达或者华为的,自己就负责敲个壳子,再搞点营销。这种“拿来主义”的好处是快,能迅速出产品抢市场,坏处是你的命根子全在别人手里。上游供应商一断供,或者一涨价,你就得跪下唱征服。
岚图从一开始就选了另一条路,一条又苦又累但后劲十足的路:核心技术全栈自研。说白了,就是把身家性命都押在自己身上,不当舔狗,自己当大哥。
这听起来像句正确的废话,但执行起来就是烧钱、烧人、烧时间。他们搞的那个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听着很绕口,本质上就是一个超级灵活的“变形金刚”底座,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模式都能在一条生产线上造出来,通用化率高达9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研发新车的速度可以起飞,成本也能被打下来。然后是那个SOA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这玩意儿更玄乎,你可以理解为给汽车装了个中央大脑,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你的车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可以像手机一样OTA升级,常用常新,骚不骚?
动力系统叫“岚海动力”,也是自己捣鼓的,一个架构下兼容三种主流技术路线,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尤其是那个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450公里,基本就是你上个大号的功夫,车就续满了半条命,彻底把续航焦虑按在地上摩擦。
当然,自己闷头搞科研容易变成书呆子,岚图也懂这个道理。所以在智驾和座舱这种用户感知最强的领域,他们选择了和版本答案华为合作。自己搞定车身、底盘、三电这些“筋骨肉”,把“灵魂”的一部分交给最擅长搞灵魂的华为。这种“自研+开放”的组合拳,翻译过来就是:我自己有核心内功,但我也愿意学别派的绝招,最后融会贯通,变成我自己的东西。
这种死磕技术的“笨功夫”,最终都会在产品上开花结果,变成赤裸裸的性价比,去市场上掀桌子。
你看看岚图的产品线,打法极其凶悍。在20-30万这个已经杀成血海的SUV赛道,岚图FREE+直接不讲武德,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这还没完,同级唯一的全铝底盘、EDC可变魔毯底盘、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结构,这些通常在贵得多的性能车上才有的东西,它一股脑全给你。结果就是,一个家用SUV,愣是让你开出了点操控的乐趣。市场也给出了最直接的反馈,销量坐着火箭往上涨,月销五千多辆,同比增长100%,这在存量市场里简直是奇迹。
然后是全新岚图知音,主打一个家庭用户的“既要又要还要”。901公里的超长续航解决了里程焦虑,800V平台和5C超充解决了补能焦虑,高达90.8%的“得房率”解决了空间焦虑,再加上华为智驾和座舱,把家庭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点全都拿捏得死死的。上市就热销,直接干成了华为系纯电车型的销冠,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只要真正解决了用户的痛点,用户就会用钱包为你投票。
更别提那个MPV市场的“搅局者”岚图梦想家。以前的高端MPV市场,基本就是传统油车的天下,开起来像开船,智能化约等于零。梦想家上来就是“全球首款800V智能超混MPV”,把5C超快充、62.5度大电池、华为ADS 4、鸿蒙座舱5、智能后轮转向这些神仙配置全塞进去了。尤其那个后轮转向,直接把MPV“调头难”的世纪难题给解决了。所以它能连续几个月当上新能源MPV销冠,把一些老牌霸主拉下马,一点都不奇怪。
这种“技术赋能产品,产品换来销量”的正向循环一旦跑起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公司开始赚钱了。
在绝大多数新势力还在为亏损愁白了头,靠一轮又一轮融资续命的时候,岚图在2024年第四季度,居然实现了单季度盈利。根据第三方的资料,它成了行业里最快实现单季度盈利、经营现金流转正最快的新能源车企。
这就牛逼了。自我造血能力,是区分一家公司是真牛还是吹牛的唯一标准。能自己挣钱,意味着你不再是个需要输血的病人,而是一个能下场打拳的选手了。
有了市场和钱的双重底气,下一步自然就是去资本市场搞点更大的事情。2025年10月,岚图正式递交了港股上市申请。
资本市场的眼光毒辣?不,资本只是喜欢能下金蛋的鸡。他们看岚图,看的不仅仅是现在的销量和利润,更是它那个由1500多项已颁发专利、近5000项申请中专利、以及一支硕博比例超高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构成的“技术鱼塘”。这个鱼塘,能源源不断地孵化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价值。
而且岚图的出海业务也玩得风生水起,产品卖到了39个海外国家,成了央国企里最快走向海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去香港上市,不仅能融来更多的钱继续搞研发、铺渠道,更是向全球资本市场秀肌肉,讲一个“央企也能玩转市场化”的硬核故事。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是岚图?
答案其实很无聊,也很残酷。在一个人人都想抄近道、赚快钱的浮躁时代,总要有人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基础工作。岚图作为“国家队”,它的使命决定了它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销量和股价,它必须为更长远的技术自主和产业安全做点什么。
它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用“笨功夫”死磕技术,把核心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一开始可能走得慢,但地基打得牢,楼才能盖得高。当别人还在为供应链的脸色发愁时,它已经能自由地定义自己的产品;当别人还在价格战的泥潭里肉搏时,它已经靠技术壁垒实现了盈利。
这就是一个长期主义者,在短期投机市场里,最终熬死所有对手的经典剧本。混沌即人性,但规律永存。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