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被视为“高不可攀”的豪华汽车品牌宝马,这两年是怎么跌进全国热搜、投诉排行榜里的?销量下滑、口碑翻车、毛病不断,好像一夜之间,“宝马”自带的那点光环突然就没了。这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宝马确实“江郎才尽”了?车圈这事,不整点花活不行——我觉得,这事今天就得好好唠唠。
先甩个问题,你觉得买豪车图啥?装门面还是求体验,还是说心里头认准了这标志就是好车?可当下的中国车市,尤其是咱自己品牌,玩新能源玩得飞起。宝马、奥迪、奔驰这些老字号,虽然logo还闪着光,但快被动荡的浪头拍到“失声”了。怎么个惨法?宝马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直接砍掉15.5%,奥迪、奔驰掉得也不轻。这可不是个小数,换成人话,十个人里有一个半不认这些豪华品牌的账了。
你要说这是时代进步,新能源的崛起,那都是“明面上”能看见的。但为什么偏偏投诉量上去了,榜单前二十宝马能占仨?高价位产品沦为“麻烦制造机”,是消费者挑剔了还是厂家自己的根子出问题了?
随便捡一捡,这个车机问题最闹心。宣传上写着iDrive7.0系统,功能满满:远程升级、语音交互、远程通风,结果到手一用,发现所谓7.0只是个“壳”,内里其实还是6.0的老货色,就是界面“cosplay”了一下新款。你说这算不算“货不对板”?当初销售一句明白话没说清,用户不懂技术,买了才知道是被忽悠进了“阉割版”。这事说小了吧,是商家太会埋梗;说大了,就是“欺诈”。这种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曝光,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回头看,有几个品牌能随便这么乱搞还能混得这么滋润?
话说回来,你身边有没有朋友开宝马?有的话问一句,车子漏过防冻液没?这一块的“通病”估计宝马的工程师都能倒背如流了——一点不夸张,发动机那漏水问题,4S店修了俩轮还修不好,最后还反手甩锅车主,或者你推我、我推你。这不就是典型的“皮球式”维权难题么?以前我们总说,豪车的售后成体系、服务能让你“上帝感极强”,现在连这点都保不住,用户还能指着啥继续掏钱?
关键不只有产品有问题,售后服务也崩塌。宝马金字招牌的4S店,前几年还是“满地开花”,现在一不小心就能看到门店倒闭、经销商跑路。买的新车定金交了,提个车说没就没,想要钱退钱都困难,这账面一看就是一场典型的“收割游戏”最终季。北京那些年头最早的宝马店,关门的关门,闹停业的停业,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说作废就作废,这种信任崩塌能让宝马多挺几年?放在青岛、济南这些二线城市,经销商也是一家接一家“黄了”,留下电话无人接,只剩维权的车主在风中凌乱。
曾经自信满满的宝马,现在也只能跟风玩“价格战”。你或许一两年前觉得宝马高不可攀,现在一抬头iX1跌到16万,3系22万,5系都不到30万。这价钱五年前谁敢信,宝马自砸身价跟自主品牌打“白刃战”。但你说这种“甩卖式”价格战真的能拉回用户的心吗?一个曾经靠品牌溢价吃饭的名字,现在陷入了“低价换量”的怪圈——面子往哪搁?格调还剩几分?
说回产品本身,宝马就真不行了?不至于。机械素质、操控体验,这还是真玩车的人能说出门道的。但可惜咱老百姓买车不光是为跑赛道——用料和配置,尤其是智能化这一块儿,国产新势力两年一大跨,已经不仅仅是跑“你追我赶”了,很多地方直接超车。这时代,消费者的胃口被吊得越来越高,就算是老豪车品牌,也得卷服务、卷创新、卷智能——否则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分羹。
我听过不少粉丝说,“宝马肯定会渡过难关的,毕竟底子厚。”但历史上任何一个不进步、不顺势而变的品牌,最终都得在科技洪流面前低头。咱们看看百年前欧洲的马车生产商,谁会想到汽车普及的时候,这些“老字号”会消失得那么快?今天的宝马,眼瞅着新能源浪潮拍面而来,自己也一身没准备全套的“雨衣”,只知道靠原来的名声吃饭,怎么可能不失分?
还有,宝马或者整个BBA阵营都一样,只要新技术跟不上,只要消费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只要售后和服务链出再多“幺蛾子”,过去那个动不动卖上百万元、加价还抢不到的时代,那是回不去了。“产品力”这东西,放在当下中国的市场,就是刀尖上跳舞,你慢一步就得被人拍下去。你不把最根本的核心问题解决,再高端的品牌也救不回来。
咱们说了那么多,其实你要认真琢磨一句,为什么现在中国人买车变得这么能“挑刺”?别觉得咱不知足,以前是忍着、不懂、买不到,不得不捂着嘴巴说好话,现在是车太多、选择太多,比价太方便了,而且自主品牌的上升速度太快了,终于可以对合资、进口乃至顶级豪车拆开点说,“你这地儿还真不行,别糊弄我。”这就是消费升级的底气,也是市场倒逼的鞭子。
那宝马会不会就此一蹶不振?我不觉得,没到那步田地。可它真得琢磨一个问题——下一个十年,你靠什么赢回消费者的心?仅仅靠历史和logo牛皮糖一样沾着不放,把“宝马=高端”的逻辑深植消费者大脑,是没有用的。消费者要的不是神秘感、品牌故事,而是好用、靠谱、有保障、顺应潮流。任何打着“情怀”卖产品的公司,其实都是在吃前人剩下的红利。
最后留个问题给宝马,也留给中国如今还算“有身份”的豪车品牌们——你们是不是该明白了,未来中国车市,产品本事永远大于品牌光环。只有面对真问题敢于自我革新、服务改进到让人挑不出刺,才能不沦为别人口中的“过去式”。
想想,这才是所谓“豪华”应有的样子。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