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买东西,都讲究一个货真价实,买车更是如此。
很多人在挑二手车的时候,第一眼看的就是里程数,觉得数字越小,车况肯定越好。
这道理听起来没错,但放在咱们中国的用车环境里,可能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个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事儿:为什么有时候一台跑了五十万公里的车,可能比一台只跑了二十万公里的车还要耐用?
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关于咱们日常开车的大学问。
先说说两个真实的情况,大家听了就能明白个大概。
天津有位开出租车的王师傅,他那辆大众朗逸从2018年开到现在,里程表上显示的是六十八万公里,这个数字听着都吓人。
可你要是打开他车子的发动机盖,会发现里面特别干净,车子发动起来声音很平顺,一点不像一台跑了这么多路的老车。
再看看北京的一位李女士,她在国贸附近上班,2019年买了辆宝马3系,平时主要就是在市区里上下班代步,到现在也就跑了二十二万公里。
按理说,这车正是好时候,可李女士最近特别烦恼,因为车子的变速箱在堵车的时候老是顿挫,开起来很不舒服。
你看,一个六十八万公里,一个二十二万公里,结果车况反差这么大。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跑了多远,而是在于这些路是在哪儿跑的。
王师傅的车虽然里程多,但大部分都是在高速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跑,路况好;而李女士的车,虽然里程少,但天天都在北京最堵的路段上走走停停。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在咱们国家,高速公路上跑出来的里程,和在城市里堵出来的里程,对车的损耗是完全不一样的,高速里程的“质量”要高得多。
城市道路,特别是咱们国家大城市里的路,对车来说其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根据一些机构的调查数据,像北京三环内这样的地方,一天下来,车子堵在路上的时间平均能超过三个小时。
在这段时间里,车子经历的不是匀速行驶,而是无休止的“起步、刹车、再起步”。
这种开法,对车子的几个核心部件伤害特别大。
首先就是发动机。
发动机最喜欢的是在一个稳定的转速下持续工作,这就像人长跑一样,呼吸均匀,节奏稳定,身体负担最小。
但在市区里堵车,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油门刚踩下去就要踩刹车,汽油燃烧得不充分,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积碳。
这些积碳就像人血管里的垃圾,会堵塞发动机内部的油路和气门,让车子变得没劲、费油,甚至还会抖动。
有研究表明,长期在城市拥堵路况下行驶,发动机产生积碳的速度要比在高速上快上百分之四十。
其次,是变速箱和刹车系统。
在市区里,变速箱需要不停地在一档、二档、三档之间来回切换,工作强度非常大,内部的零件磨损自然就快,李女士那辆宝马的顿挫问题,很多就是这么来的。
刹车系统更是受罪,市区里开车,脚基本上不是在油门上就是在刹车上,刹车片的磨损量,据统计能达到高速路况的三倍还多。
一台车频繁地更换刹车片,基本可以断定它大部分时间都在城里“受苦”。
相比之下,高速公路对车子来说就友善多了。
当车子以每小时七八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巡航时,发动机的转速会稳定在一个非常经济的区间,比如一千八百转左右。
这时候,燃烧最充分,积碳最少,油耗也最低,比在市区里开能省下将近百分之三十的油。
变速箱挂在最高档位,基本不用换挡,处于半休息状态。
刹车也用得很少。
整个车子都处在一个非常舒展、低负荷的状态下运行,各个部件的磨损都降到了最低。
这就是为什么王师傅那台六十八万公里的朗逸,心脏依然强劲的原因。
那么,咱们普通人买二手车的时候,怎么才能分清这台车以前是“跑高速的”还是“堵市区的”呢?
其实有几个小窍门,仔细观察一下就能看出来。
第一个是看轮胎。
经常跑高速的车,因为转向少,路线直,轮胎的磨损会非常均匀,整个胎面都磨得平平整整。
而常在市区里开的车,需要频繁地拐弯、掉头,前轮的内侧或者外侧就容易出现“偏磨”,用手摸上去会有高低不平的感觉,甚至像锯齿一样。
第二个是看底盘。
这个方法在北方地区尤其管用。
冬天为了除雪,城市道路上会撒很多融雪剂,这东西对金属的腐蚀性很强。
一台常年在北方城市里跑的车,你趴下去看它的底盘,很可能会发现不少锈迹。
而高速公路上撒融雪剂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以长期跑高速的车,底盘通常会更干净、更完整。
据说在同样的环境下,城市道路车辆底盘的生锈速度是高速公路的两倍。
第三个是查保养记录。
这是一份最直接的“体检报告”。
如果一台车的保养记录显示,它都是按照固定的公里数或者时间,比如每一万公里,去做常规的更换机油机滤保养,那说明它的使用工况比较稳定,很可能是台“高速车”。
反之,如果记录里充满了各种临时的、计划外的维修,比如在很短的时间里换了好几次刹车片,或者清洗了好几次节气门,那这台车大概率没少在市区里堵着。
这种现象,在一些保有量大的车队里更能得到验证。
比如杭州警方就做过统计,他们同一批采购的帕萨特警车,一部分用于高速巡逻,一部分用于城区巡逻。
结果发现,高速巡逻车的发动机,平均使用寿命要比城区巡逻车长了将近四成。
主要原因就是高速工况下,发动机机油的工作环境更稳定,不容易变质,对发动机的润滑和保护效果自然就更好。
现在,这种认知也慢慢影响到了二手车市场。
一些专业的评估机构,在给车辆估价的时候,已经开始考虑“里程质量”这个因素了。
根据一些行业网站发布的评估标准,两台车况差不多的二手车,如果能证明其中一台主要是在高速上行驶,那么它的估值可以比另一台纯城市用车高出百分之十五到二十。
这说明,大家越来越明白,车的真实价值,不能只看里程表上那个冰冷的数字。
当然,也不是说跑高速就对车百利而无一害。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长时间在高速上飞驰,对轮胎是个不小的考验。
高速行驶时,轮胎温度会持续升高,这会加速橡胶的老化,时间长了,轮胎表面可能会出现一些细小的裂纹,这叫“热老化”。
之前就有特斯拉车主反映,在跑完一次长途高速后,发现轮胎出现了这种情况。
所以,对于那些经常跑高速的车主来说,要特别关注轮胎的状况,最好每隔三万公里左右就去做一次专业的轮胎检测,并且定期做四轮定位,确保行车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