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断网停功能,车主困惑,供应商追款

“您的哪吒汽车将于明天起断网,OTA升级、远程控车等功能即将停用,请及时保存所需数据。”9月11日清晨,这条冷静到近乎漠然的系统推送,悄无声息地劈开了20多万哪吒车主的日常。有人在早高峰路口愣神,有人在充电桩前打开车门的瞬间突然意识到:买了一辆带“预设断网倒计时”的智能汽车,这体验,和买回一只带定时炸弹的智能家电,大概八九不离十。

我常说,事故现场不会撒谎,只要你耐心查找,总会有蛛丝马迹能还原出那一瞬间的真相。车联网服务终止,这不是灾难的起点,它只是某种“官方念倒计时咒语”的终场哨。“暴雷”之前哪吒汽车的画面,已然是内部停产、办公室空无一人、供应商拉横幅要债,员工社群消息一片“见字如面”,连空气都弥漫着一种工厂焊接残留的焦灼苦涩。资金链极度绷紧、停产裁员、核心资产冻结,更像是“已宣告死亡的公司,只是尸体还没被人察觉”,而“断网”,只是尸变的动静大了些。

哪吒汽车这部剧,从2022年的年销15万辆高光时刻,到2025年一季度仅售出487辆的谷底,剧情转折丝毫不拖泥带水。技术空心化、品牌低端化、产品错位三板斧,硬生生把头部新势力玩家砍进重整名单。研发占比不到9%,放在赛道动辄20%投入的“军备竞赛”里,就像穿拖鞋去参加百米决赛。哪吒用70%的销量依靠10万以下低端车型,品牌溢价能力为负,只能眼睁睁看小鹏、理想用配置和软性服务弯道超车。而产品上攻更是致命,哪吒GT月销三位数,成为中高端市场的背景板。对新势力来说,这样的“内卷”模式下,没点技术壁垒,很快就成了“出道即巅峰,巅峰即注水”的典型案例。

更让人叫苦不迭的是,供应链信任,一旦破裂,后果远甚于失联的车机。到2024年底,哪吒汽车累计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134家供应商集体债转股20亿元试图自救,结果一地鸡毛。南宁、桐乡等三大生产基地停工8个月,员工流失率超八成,核心团队仅剩400人还在“守着机器打卡”。线下经销商体系像暴雨过后的小摊,三天两头听到又一家门店“跑路”,这情景让旁观者都忍不住脑补一句:这班车,本来就是没人开的自动驾驶试验车吧?

于是“破产重整”正式上桌,各路买家开始摩拳擦掌——以今年的市场行情,新能源“壳资源”金贵得堪比黄牛炒火车票。哪吒拥有的“双资质”、年产能30万辆和海外销售渠道,倒像极了被困水上的飘零“救生筏”。

三路“骑士”终于露面。东风集团,典型“国字号优等生”形象,新能源转型压力很大,看中了哪吒打下的海外基础和生产资质。给点钱,捋正运营,把老婆孩子的户口本都摆上桌,顺带让政企协同写进PPT,这种重组方案,操作空间极大。小米,互联网出身,汽车产能焦虑症发作,按理说无论如何要找新“粮仓”给SU7背书。投资哪吒,能拿到资质,百里之间的研发距离,还能组成自研车机和产线双保险。至于宁德时代,则是彻底的“地下工作者”:与多个造车新势力有合作,锁定电池终端、绑定整车订单、车电分离搞起银行模式,据说比许多整车厂还懂新能源行业的“镰刀”用法。

说到这里,谁来“抄底”,确实有得选。只是,新势力造车的淘汰阶段比很多人想象的冷酷。哪吒用自己的下场再次证明:低价爆款不是护身符,靠压供应链、砍研发、拉低门槛去博规模,结果往往是规模越大,爆雷越响。至于“白衣骑士”们是趁火打劫还是雪中送炭,这事谁也不靠拍脑袋——毕竟在资本市场,连骑士的盔甲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

中国新能源这局牌,本质上是技术、品牌与资本的三重角力游戏。前几年“家乐福卖菜,哪吒造车,格力卖口罩”,行业边界像泥塘里的小鱼乱窜,现在倒好,泥水退去,巨头都在捡“便宜壳”,多少有点“劣币驱逐良币”反转的滑稽感。敲定重整方案、复产保交付、安抚20万车主,固然是“专业操作”,但追根究底,这轮洗牌背后,还是行业进入了后半场:野蛮增长期结束,务实、审慎、理性要补课。倒霉的往往是创业元年一腔热血的“梦想家”,以及被许诺“终身云服务”的普通消费者。至于供应商和经销商?如果他们能用前几年赚的钱补回这次欠款损失,那大概早就活成了另一家宁德时代了。

哪吒汽车断网停功能,车主困惑,供应商追款-有驾
哪吒汽车断网停功能,车主困惑,供应商追款-有驾
哪吒汽车断网停功能,车主困惑,供应商追款-有驾
哪吒汽车断网停功能,车主困惑,供应商追款-有驾

最后,哪吒能不能“涅槃”,其实关系的不只是车主和供应商的饭碗。更大的问题是——新能源行业到底能不能在刺刀见红后留下几家真正的“硬核玩家”。每一轮倒下的都是前朝的“爆款”,每一次后浪补位都带着更浓的金融味和工厂味。

再多说一句,如果你今天还在关心哪吒断网、哪吒死没死,大可拿出去年春节前抢茅台的那股狠劲——时代变了,“买家入场抄底”的机会确实少见。但别忘了,被抢救回来的往往只是“壳”,而你买的,始终只是那台车而已。

这次到底是“让子弹飞一会”,还是“山雨欲来大厦终倾”?大家怎么看?你会愿意开一台功能失灵、后台存疑,但资质齐全的新能源车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