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打得越来越猛。以前大家觉得合资品牌价格高不可攀,现在打开手机刷新闻,隔三差五就能看见"某某合资车狂降五万"的消息。要说最让人意外的,还得数丰田RAV4荣放——这款曾经价格坚挺的日系SUV,现在入门版价格直接跌破14万,最夸张的是有个河北老哥晒出购车发票,13.18万就把车开回家了,比某些国产SUV还便宜。价格到位了,销量自然跟着起飞,上个月光是30天就卖出去23697台,相当于每分钟都有5个人在刷卡提车。
要说这车为啥突然这么火,得从去年冬天说起。当时好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准备开车回家过年,有个在广东电子厂上班的广西小伙给我算过账:从东莞开车回南宁,八百多公里路,开新能源车得充两次电,服务区充电桩要排队不说,春节高速费还贵。反观RAV4荣放混动版,加满一箱油能跑九百多公里,算下来每公里油费不到四毛钱。最关键的是这款车现在优惠力度大,他原本准备买国产新能源的预算,转头就定了辆双擎版荣放,过年回家路上愣是没进过加油站,在老乡群里嘚瑟了好几天。
价格跳水带来的连锁反应确实惊人。我有个在4S店当销售的朋友说,他们店现在每天要接待三四十组客户,最忙的时候连试驾都得排队。上个月店里搞活动,有个大姐上午来看车,中午回家取了个存折,下午就把展车开走了。销售顾问都开玩笑说:"现在卖荣放跟卖白菜似的,客户进来都不带还价的,生怕晚两天价格又涨回去。"这话虽然夸张,但也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当前价格的认可度。
其实仔细看看配置单就会发现,丰田这次是真下了血本。以前要顶配才有的360度全景影像,现在除了最低配其他车型都给装上了。安全配置更是夸张,全系标配7个安全气囊和L2级自动驾驶辅助。有个新手司机跟我分享经历:上个月在高速上犯困,车子自己识别到车道偏移,方向盘轻轻震动提醒不说,还自动修正了方向。后来他查行车记录仪才发现,当时车子离护栏就剩不到半米距离,这套安全系统算是救了他一命。
空间方面也藏着小心机。虽然2690mm的轴距看着不算突出,但设计师把后排地板做成了纯平设计。上周末我去4S店亲眼见过,三个成年男人坐后排还能跷二郎腿。后备箱更是个隐藏彩蛋,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塞进去两辆折叠自行车外加两个28寸行李箱居然还有空余。有个做户外直播的主播就是看中这点,直接把后备箱改造成了移动直播间,支架、补光灯、折叠桌椅一股脑全塞进去,到哪都能随时开工。
动力系统向来是丰田的杀手锏。2.0L自吸发动机虽然参数不算亮眼,但配合CVT变速箱特别适合城市代步。我认识个开网约车的师傅,他那辆荣放已经跑了28万公里,除了正常保养连颗螺丝都没换过。混动版本就更神了,有个住在山城的车主实测油耗,重庆那种8D魔幻路况居然能开出5.2L/百公里,加油时旁边开新能源车的车主都忍不住凑过来看油箱盖,以为他偷偷改了燃气系统。
要说现在买这车最划算的时机,还真得抓紧。有个汽车行业的朋友透露,丰田给经销商的返点政策月底就要调整,现在这个优惠力度最多还能撑两个月。上个月底有对年轻夫妻来看车,本来打算等国庆车展,结果销售经理直接把库存表给他们看:店里现车就剩三台白色两驱版,后面排着二十多个订单。俩人当场刷卡提车,第二天就开着新车自驾去青海湖了。这种"手慢无"的紧迫感,反而刺激了更多观望中的消费者果断出手。
当然也有人担心降价会不会减配,我特意对比过新旧款配置表。2024款不仅没缩水,反而增加了电动尾门和手机无线充电。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老款车机系统被吐槽像老年机,新款直接上了12.3英寸大屏,支持CarPlay三种互联模式。上周陪朋友去试驾,他五岁的儿子在后排用K歌系统唱《孤勇者》,车载音响居然能实时修音,小朋友愣是唱出了演唱会效果,逗得全家笑作一团。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13万出头能买到合资大厂出品、配置齐全的紧凑型SUV,放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现在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在疯狂卷配置,传统燃油车在拼命降价格,最终受益的还是咱老百姓。就像那个花13.78万提车的95后姑娘说的:"本来预算只够买飞度,结果赶上荣放大降价,直接升级成SUV车主,感觉像中了彩票。"这种真实的幸福感,或许就是RAV4荣放能逆势爆卖23697台的根本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