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

奔驰又闹幺蛾子了!这次中招的是国产EQE SUV,外加一批进口CLA,听起来问题不大,制动软管和轮毂饰板的小瑕疵。可细扒拉一下,这都2025开年第五次“回炉重造”了,从硬磕磕的零件到软绵绵的程序,从烧油的老家伙到用电的新玩意儿,奔驰这是中了什么邪?“德意志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老话,难道也要蒙尘了吗?

平心而论,奔驰这“亡羊补牢”的态度,咱得竖个大拇指。毕竟,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恨不得把问题摁死的厂家多了去了,比起来,敢于直面缺陷,主动承担责任,这本身就值得肯定。法理上说,奔驰流程走得溜,备案、告知、免费伺候,一条龙下来没毛病。反观某些本土厂商,在召回这件事儿上总是慢半拍,能拖就拖,能赖就赖,这么一比,奔驰确实让人觉得靠谱那么一点点。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但是啊,靠谱归靠谱,这“返厂”频率是不是忒扎眼了?而且这次的锅,摆明了是生产线上的手艺没到位。进口CLA是后轴制动软管“短斤少两”,用久了怕是会磨损漏油;国产EQE SUV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轮毂饰板跟纸糊的似的,跑着跑着就“金蝉脱壳”了。尤其是EQE SUV,去年年底才刚召回过一回,这回又是同一块地方,四个来月连着犯同样的错误,这就说不过去了吧?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这不得不让人犯嘀咕,奔驰的供应商管理是不是出了娄子?还是说,工艺标准执行得不够瓷实?要知道,轮毂饰板这种东西,技术含量能有多高?按理说不该出现这么低级的失误啊。难不成奔驰为了搞本土化,想方设法地压低成本,结果在质量把控上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更惹人注意的是,奔驰的召回清单里,除了硬件上的磕磕绊绊,还冒出了软件上的幺蛾子。今年头一季,国产E级车因为传动轴联轴节的“先天不足”,召回了一万多辆,AMG插混车型则是因为高压发电机控制模块的程序出了岔子,导致车辆直接“歇菜”。这说明奔驰的问题,可不只是生产线上马马虎虎,连软件层面也藏着雷。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摆在那儿,奔驰当季在华召回的总数已经飙到了2.5万辆,把宝马、奥迪这些老冤家远远甩在了身后。这个数字,足够扎眼,也足够说明问题。要知道,BBA这三家,谁也不是省油的灯,新车一款接一款,质量问题也时不时冒头,但奔驰的召回数量却能独领风骚,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

有人说,这是奔驰在电动化转型和国产化扩张中遭遇的“水土不服”。一方面,要加快本土化,降本增效,抢占市场;另一方面,又要死守“德国品质”的底线,维护技术上的严谨性。这两头都要顾,难免会顾此失彼。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也许,奔驰也骑虎难下:是继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产品质量,还是稍微松松手,换取更高的利润?这个选择题,恐怕只有奔驰自己心里有数。

当然,奔驰这主动召回的举动,也算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交代。毕竟,掏钱买奔驰的人,图的不只是它的牌子,更是它的品质和安全。要是奔驰的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它的品牌价值也会跟着贬值。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更棘手的挑战,来自新能源这条赛道。奔驰EQ系列电动车自从面世以来,就因为电池管理系统闹脾气、充电接口发高烧等问题,被召回了好几回。这说明奔驰在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储备还不够扎实,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召回,对车企来说,既是弥补产品缺陷的手段,也是对品牌价值的终极考验。奔驰主动召回,值得称道。但更关键的是,奔驰要把质量管控从“事后诸葛亮”变成“事前预警机”,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坚守工艺标准,在电动化的浪潮中平衡速度与可靠性。

奔驰召回2.5万辆电动车,品质危机引发消费者担忧-有驾

毕竟,消费者为“三叉星徽”买单,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辆车,更是因为他们相信它代表着“绝不妥协”的品质。这份信任,要是被接连不断的召回事件给消磨殆尽,那就实在太可惜了。但愿下次再刷到奔驰召回的新闻,不是因为同样的老毛病。

PS:以上信息均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公告,如有出入,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