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星耀6发布引发争议:创新还是模仿?
吉利银河星耀6一出来,网上那阵势,跟炸了锅似的。 一堆人张口就来:“又抄比亚迪! ”“这不就是蹭奔驰热度? ”听着真让人火大。 我就纳闷了,现在说个车,非得往“抄袭”上扯才显得懂行? 你去4S店摸一摸实车,比一比参数,看看设计稿,哪一点真能扣上“抄”这个字?
咱们先把话撂这儿:吉利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有自己的研发团队,从发动机到三电系统,全链条都铺开了干。 你非说人家抄,那得拿出证据来。 不是看个前脸有点像,腰线走势差不多,就给人扣帽子。 照这么说,全世界的SUV都俩后视镜四个轮子,是不是都得算一个妈生的?
你去看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日产天籁,哪个不是三厢轿车? 哪个不是家用定位? 长得有点像怎么了? 因为市场就认这个调调。 消费者要的是稳重、空间、省油,你非逼着本田整出个火箭尾翼,怕是卖不出去。 大众帕萨特和迈腾,名字不一样,平台一样,配置略有区分,南北大众玩这套几十年了,也没人说它抄袭自己吧?
设计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在共性里找个性。 你看奔驰的环抱式座舱,氛围灯拉满,豪华感扑面而来。 吉利星耀6也搞了类似的内饰布局,可材料用的是不是同一种? 交互逻辑是不是一样? 车机系统是谁开发的? 这些细节你不说,光盯着“这灯带像”“这中控屏位置差不多”就说抄袭,那叫看热闹,不叫看门道。
再说外观,吉利这几年的设计真是一年一个样。 从博瑞开始,到星越L,再到现在的银河系列,家族化前脸越来越有辨识度。 星耀6这车头,你说像比亚迪? 我倒觉得更像自家兄弟。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现在哪款新车不用? 难道后灯非得做成圆形才算原创? 那倒回去二十年,满街夏利都长一个样,也没见谁说全中国车企集体抄大发。
技术层面更没得黑。 比亚迪有刀片电池,吉利有神盾电池安全系统;比亚迪搞DM-i,吉利有雷神混动。 电池结构、热管理、电控策略,哪一项是能直接抄过来的? 专利这东西,不是你画张图就能绕过去的。 吉利这些年专利申报数量在自主品牌里排前几,你当这些是PPT画出来的?
有人说了,那为啥总有人说它像这个像那个? 这恰恰说明吉利抓住了主流审美的脉。 老百姓买车,不是选艺术展展品,要的是耐看、大气、有档次。 奔驰的豪华感被市场验证过,吉利借鉴一点设计思路,把高级感做出来,有错吗? 消费者花二十万,图的就是这份体面。 你要它非得搞个前卫到没人敢买的造型,那才叫不负责任。
车这东西,最终要开上路的。 你说它抄袭,那请你说说,哪一项技术侵犯了哪家的专利? 哪个设计元素被判侵权? 没有吧。 有的只是你看图说话,张嘴就来。 真要较真,全球车企之间互相“借鉴”的案例多了去了。 德系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底盘调校,日系带火了省油混动,韩系在配置堆叠上卷出天际——这叫技术演进,不叫抄袭。
星耀6这车,从产品力上看,是奔着高端家用市场去的。 用料、静音、智能化,都是实打实堆出来的。 你非把它说成是“蹭奔驰热度”,那未免太小看吉利这几年的投入了。 造车不是拼乐高,拼个相似就完事。 背后是百亿研发,是全球研发体系,是供应链整合能力。
一辆车好不好,市场会说话。 骂声归骂声,销量不会骗人。 真要是靠抄袭混日子,早被消费者抛弃了。 可你看吉利,销量稳在自主品牌前列,海外也打得火热,靠的是什么? 是抄来的运气,还是自己拼出来的本事?
别动不动就“抄袭”二字压人。 尊重一个品牌十年如一日的研发,也尊重消费者用钱包投出的票。 车轮滚滚向前,谁在踏实造车,谁在哗众取宠,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设计可以参考,创新才是出路。 ”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懂车帝、汽车之家、吉利汽车官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