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朋友圈和社交平台都在刷,比亚迪在郑州搞了个超大的赛车场,而且还很离谱地不限门槛,谁都能去试试手。
那种全民角力、赛车不设限的盛况,听得人心里痒痒,脚底发飘,恨不得立刻就冲去现场来一把真人版《速度与激情》。
可是,真是这么简单直接吗?别急,咱先把“全民好玩赛道”这事儿里的谜团捋一捋,看看它到底有多好玩,有没有“套路”,值不值得你花个周末去浪一浪。
先说最吸引眼球的一点,零门槛开放,据说谁都能玩。
是不是只需要一张脸和一身轻松,就能扑进赛道尽情驰骋?
又或者说,只是看上去“没有门槛”,其实背后还有其他隐形标准?
毕竟,大牌场地一般都有点小门道。
再加上5亿的投资额,啥都要讲个“来头”。
有人说,郑州那个比亚迪赛车场已经成为车圈2025年度大事件,甚至有人拿它跟环球影城、长隆游乐园比热度,说它不仅满足了老司机,也让新手小白有了能摸车、能漂移的机会。
可要说比亚迪投下巨资,真的就是给大家放飞梦想吗?
全地形复刻的赛道,听起来像把沙漠、冰雪、山地全都搬进城市,吹得跟科幻片似的。
这会不会是炒作成份大于实用呢?
讲真,科技有温度、汽车有驾趣,这句口号是打动人,但光喊“好玩”,落地之后能不能让人玩得爽,才是真正的测评点。
那些想要体验极速过弯、冰道漂移的朋友,肯定还会关心安全性,技术细节,操作难度。
如果你是个对新能源车文化感兴趣的技术控,可能更在乎现场有啥车型,有啥黑科技,能不能顺便薅个品牌羊毛。
讲到这,还没解决我们最初的疑问——到底谁能来玩、怎么玩、玩多爽、背后有啥巧思。
于是,我们得用点侦探精神,把这场比亚迪赛车节的各项细节,慢慢抽丝剥茧,扒一扒背后的玄机。
先从赛道设计说起,1758米的全场长度、550米长直道、9个弯通听着有点意思,已经能保证不少的驾驶乐趣。
据说直道加速,能让你体验到电车的加速暴力。
有人在B站测评,说把油门一踩,推背感把人按在座椅上,仿佛被未来科技一巴掌拍进现实。
但,不会飙车的朋友估计更在乎安全。
九个弯通看着紧凑,不仅是考验技术,现场教练还会给你一点专业指导(据说还有培训项目),让你在爽感中多点安全兜底。
更有趣的是模拟冰道——通过可移动抽板模拟车辆侧滑失控场景,这听起来像是赛车版“冰壶”,一旦失控就得靠技术和应变能力,懂的都懂,老司机直接上。
但新人怎么办?
难道只能在旁边看热闹?
这时候低摩擦环形道的设计就很贴心,据官方数据说是三万多块玄武岩砖拼出来的,圆环坡度恒定,而且特意抬高湿度,水膜控制在3毫米。
啥意思?
就是让你能在很低风险的环境下,轻松体验漂移。
对小白来说,这一次飘移,不用靠“技术出奇迹”,只要敢踩油门就能滑起来,朋友圈装逼轻松拿捏。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那真是小瞧比亚迪了。
多功能区面积15300平米,里面除了麋鹿测试(就是高难度紧急闪避),还安排了智能泊车、AEB紧急制动、鱼钩项目这些高科技智能体验,玩车变成玩“智驾”,一不小心就成了新能源发烧友。
这时候,有人可能问:越野区到底好不好玩?会不会太硬核?
据官方消息,场地里整了27项越野项目,从交叉轴、坑洼路到各种乱石、沙坡,满满都是“烤肉式”挑战。
而且标注了42度坡、巨石路这种极限项目,老司机可以肆意横冲直撞,挑战自我极限。
可别忘了,越野区玩的人,技术门槛本来就高,也是给敢于挑战的爱好者量身定制。
那,再来看看水域漂移这个魔鬼项目——浮水航行池区。
啥叫浮水?
不是开船,也不是玩气垫船。
比亚迪把自家“易四方”技术和顶级密封防水工程摆在水池里,70米长、15米宽的池子,车能直接浮起来。
这项目就是让你看车浮水过河,顺便展示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安全?据说靠谱,但官方展示为主,实战玩不多。
但这不妨碍你站在岸边,手捧奶茶,见证“中国汽车魔法”时刻。
最后那一项,绝了。
悬天沙坡29.6米垂直高度,28度坡,国内唯一拿下两项沙坡吉尼斯纪录,直接把沙漠冲坡搬到城市边上。
说白了,你不用攒假飞去新疆,也不用怕被沙尘暴追着跑,来郑州赛车场一趟,沙地冲坡就能沉浸式体验。
这个对越野发烧友来说绝对吸引力爆棚,不玩沙坡都对不起价格。
外行可能觉得这只是炫技,但实际上,对汽车动力、稳定性、大底盘防护都是一次实打实的检验。
你可能会问:“这些项目适合所有人体验吗?”
目前官方表述是“零门槛”,但现实中,部分高难度区域据说会有技术筛选和安全培训,技术小白也能玩漂移,但沙坡和越野区就得看个人胆量和水平。
而且,整个接待中心做了很潮的互动体验,车品鉴、轮胎展示、模拟驾驶、汽车文化科普,听起来像大型汽车博物馆和游乐场合并,有点像“未来科技与现实生活的融合盛宴”。
小朋友可以看汽车动画,老司机能拼技术,家长顺带能薅点品牌福利。
毕竟,比亚迪这波布局,显然不单是想着让人开车“爽”一下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用汽车文化和新能源智驾,制造新社交和新消费场景。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比亚迪值得那么大手笔投入吗?
其实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民普及阶段,私人购车需求已经天花板了,咱们现在拼的是体验和文化,拼的是谁能把科技玩出花,谁能把新车变成新潮流。
比亚迪以“超级赛车场”为载体,实际是在向全社会释放一个信号:不只买车,更重要是会玩车、会懂车、会把车当成生活体验的一部分。
而且,这次全民开放的做法,确实给了更多小白和普通消费者接触新技术的机会。
不像传统赛车场,只是专业人士和发烧友的“专属俱乐部”,现在连宝妈、大学生、甚至退休大叔,都能过来打一圈,体验一把被电车加速甩出去的畅快。
当然,现场的体验质量到底如何,也有不少人试驾直播,说风评很高,但也偶尔有“人太多,排队久”的槽点。
这就又回到咱刚说的问题:真正的全民好玩,得是技术门槛低,安全保障好,玩起来没压力,还不怕来一趟白跑。
从细节看,比亚迪赛车场通过专业赛道布设、高标准安全管控、全场景智能体验,实际上在最大程度保留了赛车竞技的乐趣,又让大众能下场参与。
你不用怕“自己没技术只能被人看”,也不用担心“体验太硬核”。毕竟现场还有定制化服务,根据不同人群做分区、技师陪驾和智能监控。
在场馆里,有人能沉浸在汽车故事里,也有人只为朋友圈打卡,反正都能找到乐子。
所以说,比亚迪这次造全民玩车游乐园,思路很新,尺度很大,玩法很多,背后的野心其实是汽车文化消费升级,而不只是卖几辆车那么简单。
真要说这个赛车场是不是人人都能“好玩无负担”,那还得实地考察。
不过,目前来看,至少比传统“只为专业、拒绝小白”那种赛车文化,算是迈出了重要一步。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一丝蠢蠢欲动,想约几个朋友,组个队去郑州闯一闯?
或者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体验项目:漂移、越野、沙坡、低摩擦环还是浮水池?
欢迎评论区开麦,你心目中最想体验的项目是哪个?到底是为“刺激、科技还是社交”买单?说不定下一个赛车冠军,就是你身边那个爱拍抖音的小伙伴。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