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连汽车都学会"整容"了!零跑C11新款申报图曝光,外观小改、激光雷达加身,乍一看是技术进步,细品之下却透着股熟悉的"配方"——又是场针对中产的精准收割。
看着申报图上那重新设计的树杈状轮毂和车顶激光雷达,突然想起上周在4S店遇见的老张。这个干了二十年汽修的老师傅蹲在新款展车旁直咂嘴:"外壳多两条棱线就敢叫换代,激光雷达装在车顶跟独角兽似的,不就是想多要两万块?"这话糙理不糙。现款14.88万的起售价,配上中高配才有激光雷达的套路,活脱脱是当代消费主义的标本——用科技感当诱饵,逼着你为根本用不上的功能买单。
更荒诞的是增程混动版的动力配置。1.5L自吸发动机搭配电动机,70千瓦的发动机功率还不如五菱宏光,却硬要披着新能源的外衣。这让我想起菜市场里给普通鸡蛋贴"有机"标签的商贩,本质上都是把"够用"包装成"高端"的生意经。那些冲着绿牌去的买家,有几个真算得清多花的钱要开多少公里才能省回来?
最耐人寻味的是车身尺寸。4780mm的车长非要挤进中型SUV分类,跟汉兰达停一块活像穿了内增高的求职者。这种"尺寸焦虑"简直是中国车市的缩影——车企在参数表上疯狂内卷,消费者为多出的5厘米轴距心甘情愿多掏钱。某车企高管酒局上的醉话道破天机:"中国人买车是买给邻居看的,我们不过是在帮他们制造谈资。"
激光雷达本该是自动驾驶的里程碑,现在却沦为配置表的装饰品。就像把徕卡标贴在千元机上,真正重要的算法优化反倒无人问津。某自动驾驶工程师私下吐槽:"现在车企宣传激光雷达,就像卖空调的吹嘘压缩机是进口的——关键是你家电路根本带不动这玩意!"当科技沦为营销话术,再先进的硬件也不过是皇帝的新衣。
回望二十年前,桑塔纳2000换个保险杠就叫时代超人。如今剧本没变,只是道具从"德国工艺"换成了"激光雷达"。在参数竞赛的狂欢里,有多少人记得汽车本质是代步工具?当我们在车顶堆砌激光雷达时,日本车企正在研究怎么用纸造车门。这种对比就像满汉全席和一碗阳春面的区别——前者吃的是排场,后者品的是本味。
下次再看到"搭载激光雷达"的广告,不妨先问问自己:你需要的到底是能识别五百米外障碍物的豪车,还是一辆刹车不会失灵的通勤工具?当车企都在比谁的方向盘能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或许我们更该警惕那些被刻意制造的"高级感"。毕竟,真正的科技不该是价格标签上的数字,而是让更多人体面出行的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