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

这年头,十万块买个车能干啥? 以前可能就看看老头乐或者小微型车。 但昨天发生的事,可能真要改写游戏规则了! 上汽名爵的新车MG4,8月5号开始预售,价格低到7.38万起,顶配也才10.58万,最炸裂的是——官方宣称最高续航干到了530km!

结果呢? 24小时,订单直接飙破11067台! 平均每分钟7.7个人下单! 比亚迪的海鸥、五菱宏光MINI这些小车王者的地盘,突然就来了个“狠角色”。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MG4一上来就甩出两张王炸:价格和续航。 七万三千八的起售价,比市面上主流的小型电动车都要低一截,尤其是对比常青树比亚迪海鸥。

顶配十万五千八的版本,配置堆砌得直逼中级车水平。 而53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在十万以内的纯电车里,基本就是“独一档”的存在。 哪怕是低配版,也提供了437公里的扎实数据。

这种“低价高续航”的组合拳,精准地打在了预算有限但对里程有焦虑的用户痛点上。 预售仅仅一天,就狂揽超1.1万个订单,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倒吸一口凉气。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这台车不是简单油改电的产物。 上汽为它专门打造了E3纯电平台,这意味着在空间布局、电池安全性和操控性上,相比那些用“油车改头换面”的车型有先天优势。

它采用了当下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分别有42.8kWh和53.9kWh两种容量选择,分别对应437km和530km的续航里程。

磷酸铁锂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上有口碑,也为控制成本提供了可能。 虽然“半固态电池”的噱头厂家已经放出风声,但目前上市的版本还是主打这个成熟的方案。

名爵这次在配置上真没含糊,尤其是顶配车型,用“武装到牙齿”形容也不过分。 硬件上堆了12颗超声波雷达、4个360度全景摄像头、一个800万像素的前向高清摄像头外加一个后视摄像头。

处理这些信息的芯片是征程J6e。 这套硬件组合,让MG4具备了高速场景下的L2+级辅助驾驶能力,比如主动变道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保持,甚至能支持高速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 在封闭的高速路段,它能根据导航路线自动上下匝道、超车变道。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但要注意了! 厂家很实诚地表明:这套高级辅助驾驶,在复杂的城市路段目前效果有限。 这并非MG4的缺陷,而是整个行业在城市高阶智能驾驶上都还没完全搞定。 现阶段能把高速场景做稳定,对于一台十万块的电动车来说,已经足够有说服力。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座舱里面也没掉链子。 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个通常出现在15万甚至20万以上车型上的高性能车机芯片——被用在了MG4里,保证了车机系统运行的绝对流畅度。 屏幕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被重点优化过,直观感受是超越了其价位。

实用功能上,手机蓝牙钥匙实现的无感解锁、上车后应用无缝流转到车机大屏,这些功能对于手机不离手的年轻用户吸引力很大。 设计审美上也能看出花了心思,内饰摆脱了廉价车常见的塑料感,色调搭配显得挺有质感。 车机系统还能深度支持与OPPO手机的互联生态。

从外形上看,MG4走的是明显的年轻、运动化路线,它可不仅仅是代步工具那么简单。 尺寸上长4395mm、宽1842mm,尤其是轴距达到2750mm,这个数据很突出。

长轴距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后排腿部空间,让它摆脱了小型纯电车后排只能“应急”的窘境。 设计语言上,扁平化的车头、犀利的细长灯组、侧面的动感腰线、加上贯穿式尾灯,整体呈现的是标准的两厢轿跑风格。

这种带着点“攻击性”的造型,和其他竞品圆润可爱的风格(尤其是海鸥)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能吸引男性用户的目光。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动力部分采用了行业主推的六合一集成电机,整合度更高,效率也更有保证。 最大功率120千瓦(约163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 对于一台城市通勤为主、兼顾一定长途出行的电动车而言,这样的动力数据完全够用。

电动车的瞬时扭矩输出特性,在日常行驶尤其是起步加速阶段,会带来比同级燃油车更轻快的感觉。 官方给出的最高车速是160km/h。 电池供应商是上汽集团旗下成熟可靠的企业,这也打消了部分用户对低价车电池安全的顾虑。

抢疯了!7.38万起售价惊爆车市,续航里程突破530公里大关,上市首日订单狂飙11067台-有驾

不过,名爵这次开局王炸,也并非毫无隐忧。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品牌号召力。 在燃油车时代,名爵凭借名爵6等车型在年轻用户中确实积累了一些运动化基因。

但是,在如今竞争最为激烈、品牌效应越发凸显的新能源赛道,名爵的存在感明显不如比亚迪、埃安这些巨头。 不少消费者在对比配置和价格后可能非常心动,但一旦联想到“名爵”这个品牌,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和口碑,心里就难免犯嘀咕。

毕竟,选一个更主流、更被市场验证的品牌,似乎是更“保险”的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预售订单火爆之下,依然有人在观望:交车后的品质稳定性如何? 售后服务网络是否足够便捷可靠?

名爵非常清楚自身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短板,所以在MG4的产品定义上极其务实和激进。 把价格压到极低(7.38-10.58万的4款配置),同时在看得见的地方(高续航、8155芯片、长轴距、智能驾驶硬件堆料)尽可能给足。

最低配的7.38万版本,主打最基础的实用出行需求,拉低门槛,对标那些微小型电动车。 而10.58万的顶配,则将配置水平拉到接近更高一级的车型,满足对科技、舒适有进阶需求的用户。 这手“上下通吃”的牌,风险不小,但短期看效果极其显著。

MG4的横空出世,毫无疑问搅动了一池春水。 它精准卡在了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等扶持政策继续延长,刺激了入门级市场的购买欲望;同时,电池原材料价格虽然波动不定,但技术的成熟使得低成本实现高续航成为可能(磷酸铁锂路线功不可没)。

一款挂着10.58万的顶配车,能提供530公里续航、8155芯片、高速辅助驾驶以及运动化设计,这个组合,你说海鸥车主会不会后悔买早了? 那些嫌弃宏光MINI续航短的人是不是立刻转粉?

市场上已经很久没出现这样价格战打到如此彻底的“搅局者”了。 这11067份订单,就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的票。 当然,名爵想真的在牌桌上坐稳,光靠预售订单还不够,接下来的交车速度、实际续航达成率、品控表现和用户口碑,才是真正的生死局。

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现在下单,你会是那第11068位车主吗? 还是选择继续当“等等党”,再观望一下名爵的成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