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慕尼黑国际车展上,我第一眼就被那堪比夜市灯光节的奔驰大脸格栅吸引了。942个点亮的方块,亮得有点晃眼,一不小心还真会误以为在看灯光秀。你能想象吗?那种巨型格栅就像是给车放了个企业logo灯箱,可是问题来了,谁家的车还能这样霸气侧漏?
我猜这招是奔驰最新炒作设计的一部分吧。之前宝马一下子缩小了肾,只用双肾,那场景就像我去餐馆点菜,卷心菜变成了小份,显得精致得多。而奔驰眼瞅着这潮流,扯了个大格栅出来,算是又走回搞大的路子。
这个格栅还能发光。烟熏玻璃感的格架,好像藏着啥秘密。对比宝马的双肾,就是两个小口厂,空气流动得顺畅多了。这是我觉得他们要跟宝马拼速度,或许也是一场看谁更炫的比拼。奔驰的设计师是不是暗中吐槽:‘宝马都在走细节,我就用大脸炸场’?(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难不成巨脸设计还能带来实际性能提升?我也在搞笑,反正这设定算是品牌调性的一部分,毕竟第一眼震撼这招用得不少。
这次车展别的看点也不少,看那个电动C级的布局,除了前脸大大大,车身还跟燃油车有点不同。新电动C的三角窗被移到后门,就像是给后座多点私密空间似的。你会不会觉得这个设计其实暗示着轴距变长?我觉得,估算一下,轴距可能比燃油版多个几厘米,带来更舒服的腿部空间吧。即便没明说,但能感受到奔驰在乘坐体验上做文章。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它在WLTP工况续航可以到800公里,比现款GLC电动多出87公里左右(这不算太多,但也不算少,估算的嘛),而且这还得益于空气动力学的优化。轿车的低矮造型确实帮大忙,风阻系数到底有多低?我猜也就0.23左右吧,没测过,但感觉合理。
你知道吗,这个电池容量估算可能是94千瓦时,不算特别巨大,但用在轻量化的车身上,续航还能坚挺不少。快充功率达到330千瓦?听起来像是在贱卖快充神器。10分钟充300公里?看似平常,但实际上,这在高速路上真挺方便的,也能解决我平时临时抱佛脚的充电焦虑。
动力版本可能会提供高容量输出,有望达到483马力的双电机版本。想象一下,打开门的一瞬间,感觉车似乎随时准备跟你PK一场速度赛。
说到充电效率,我倒是在想——如果高压平台和快充技术不够成熟,岂不是快充和续航就是个看运气的事情?(这我还没细想过)但我猜奔驰不会敢把这玩意儿说得太飘,总得保证车主用得上。
到了车内,科技配置方面,超大屏幕几乎盖满仪表盘,像个巨大的平板,支持自定义区域。你会不会觉得,这样的屏幕会不会太分心反而影响驾驶安全?我倒是觉得,真要真打算长途开,科技感是好事,但握紧方向盘还真得靠经验。
我还注意到,奔驰CEO奥拉·凯伦纽斯提了件事,说G级越野车要扩展。未来还会有敞篷版大G,或许还有个尺寸更小的版本。感觉奔驰在跑偏的在电动和越野路线都在同时推进。你会不会觉得,这是在多线作战中寻找平衡?还是说,他心里其实在想——下一波会不会带点露营车或复古元素?
这一切让我觉得奔驰可能是在用巨大的前脸、豪华的配置、长续航叠加,试图建立一种豪华电动车的霸主地位。而宝马iX3呢?它的风格偏稳,但比起奔驰,那视觉冲击就少了点,也许多了点低调。但你觉得,未来买车的人会不会更喜欢炸天的设计还是乖巧的表现?又或者,说多了,还是有人会在意性价比和日常续航。
我估算一下,奔驰这台电动C级的成本其实不低。那块94千瓦时的电池,成本至少得比普通车高20%,毕竟材料、技术都在升级。用个折算,大概成本在3-4万左右(只算材料,不含研发和组装),如果售价在40万上下,利润空间也挺大的。
说到这里,我还在想——奔驰的产品布局是不是有点像我朋友那种越铺越大的策略?跑个偏——我觉得他早就想把所有细分市场都占一圈,但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到底会不会是那块巨型格栅?(这我也不确定)总觉得奔驰宁愿在影子战场里用灯光秀抢夺眼球,也不太可能放弃豪华感。
对了,有个小疑问:要是未来电动大G永远带不起来实用性怎么办?就是那种打个样,没人真用的概念?但我也猜,奔驰要真用科技去占领市场,就得在续航、快充和品牌信任上下功夫。
你说,未来这场电动车大乱斗,到底会变成视觉盛宴还是真正的技术比拼?我偏向看热闹——毕竟那些真专业的东西,就藏在试驾、维修师傅脸上的皱纹间,你发现没?车越做炫酷,背后可能越脆。现在还是操心这大脸格栅,吓唬谁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