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烈日那一天,卖车的小伙在展厅里跟我闲扯,吉利那小车——星愿,闭着眼都能认得出来。冷不丁说今年在成都车展上又站了个醒目摊儿,前头还一顿吹:“7月份卖了四万多辆,顶了所有同级,眼瞅十个月就送出三十万台。”这口气,茶馆里的王哥听了都咋舌——“不是吧,这个尺寸真能塞这么多人?”
茶余饭后侄子问,星愿这车看着不长,后排坐得下不。有一次拉我爹去医院,他腿长脚长,也没顶到前排,后面还能伸直。轴距师傅拿卷尺一量还真隔得远,膝部大个子都够用。听他们吹储物空间,车门下面藏间抽屉,前头备箱那气弹簧还挺牢,师傅说适合装塑料盆,不怕乱晃。后备箱平时塞婴儿车,实在不够还能把后座放倒,露营包塞得下。底板做得平,小孩上车踩着不别扭,老娘们穿裙子都不怕绊腿。门洞做大,隔壁老袁说拿菜篮子上车才不会卡着。
三电系统啊,这词以前只在杂志上看过。星愿用的是宁德那款电芯,小区里老李换车的时候,特地问了电池密度,听销售说能量密度挺高,啥185Wh一千克。这电池电压给得爽,充起来快,插上桩子,销售一拍胸脯,“半小时不到就能充七成。”老王开玩笑说他充十来分钟都能遛到下个镇,一般市里绕来绕去,基本一周两回补能都多了。群里有人试过冬天极冷那会儿,液冷系统确实管用,不像有些车掉电如流水。有人爱拿安全说事,CTP电池包防撞防热那一套,他们说侧柱碰撞实验,一点没爆,车间师傅还说“稳得很”。
前两个月在山路把车借给表哥,他喜欢那种后驱感,觉得星愿比前驱盘起来更有味。独立悬挂在坑洼路段不晃;之前有朋友以为小车只能城市溜达,这货U型弯还能下山。说加速那事,小伙伴开玩笑“踩一下就窜出去”,0到50那几秒和油车不一样,安静。最小转弯半径实际测起来,停车场掉头没啥压力。有人专门做了麋鹿测试,就是紧急避障,听说能开到79公里那速度还不甩尾,比某些韩国小车稳。师傅聊天还透露底盘防锈,年轻人不在意,修车铺最关心这个。
车型多,价格师傅每回都记错。入门的指导价六万多,置换啥都不挑,老车旧车都能折算。销售还透露有时候一线城市会有专属金融优惠,不过每家政策都不一,成都车展那会儿,最低能到六万五上下。看得出来是冲年轻人来的,配置不缩水,随便一台都有点意思。
讲到用车那点杂事,还有个冷门玩意——副驾座椅下面真能塞鞋,没几个车做这细节。朋友拿着钥匙进来,问能不能装儿童座椅,卡扣还挺顺手。有次车友群里有人传,加装防紫外线膜能多省点电,空调压力小一点。还有老旧款没配高亮仪表盘的,喜欢夜路自驾就得自己后期升级。
星愿这名字是新的,吉利以前有个老款远景X1,当年只能当“买菜用”,现在这电小车的驾驶感受、底盘扎实度远超当初。讨论到品牌,表弟学设计的,听他分析星愿这外观,其实有点欧洲小众电动影子,圆滑里带点硬线。“有一回路边等红灯,司机探头问油耗怎么样?”笑死。其实电车真实能耗得看自己咋用,市区和乡镇区别不小。
有关自动驾驶嘛,不少人以为这车完全能自己跑,其实只是辅助功用,变道和车道保持算不上全自动。偶有车主吐槽软件偶尔卡,售后师傅建议升级车机,二线城市OTA有时候慢半拍。座椅加热是北方人爱用的,南边用不着,有人多花一千升配,实际一年用不到三回。
最后说句题外话,邻居家小伙这车开半年,下班回家冲着楼下充电桩,对着手机琢磨怎么扫码关电,说用了几次,电表不走明账,一堆养护“野路子”省得每月抠电费。二手群里最近有人凑合换星愿,老桥头那家说保值率还行——新老对比,旧款吃灰,新款冲量,街头见多,养护故事多得很,等哪天再听修理铺师傅讲点磕磕碰碰的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