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常琢磨一个问题:中国人有钱以后,买什么车才算是有档次?往前倒十年,大家都知道,那肯定不是国产品牌。可今儿个,王传福这名字在汽车圈里响当当,比亚迪都已经卷成什么样了,从电动车一路卷到豪华车。现在仰望U8L鼎世版上市,标价128万,咔咔就在网上引起一大波震动。这事背后,到底说明了啥?是中国人真的有钱了,还是国产车真争气了?或者说,是比亚迪把“卷”玩明白了,直接干到老外看傻眼?
什么时候“卷”成了好事? 以前我们一说到“卷”,大多觉得是内耗、是恶性竞争。可王传福不这么认为,他甚至公开说:“卷是一种竞争,竞争产生繁荣。”这话其实挺有道理:要慌就慌不起来,反而真卷真拼,谁都在进步。就像造车这行业,以前我们和老外比,不是落后点,是根本没得比。人家动辄百万的BBA、保时捷、路虎,咱说句实话,谁家门口有辆,那都是面,咱真想拥有,那还不得啃骨头了。不过,现在谁还觉得国产车就只能“物美价廉”?你看比亚迪这步棋,硬生生杀到顶流市场,还敢往百万级卖,这哪是小作坊的活计?
再看看仰望U8L鼎世版,首先让我吃惊的真不是参数、配置这些冰冷的数据,而是它真的有自己的中国味儿。人人都盯着“外资豪车是身份象征”,可你瞅仰望U8L,把甲骨文、24K金、东方美学摆进去,一出场你就知道这车是中国造、给中国人,甚至敢指望着能卖到国外去。这种底气,之前谁敢想?
有些人会问,真有人会花128万买国产豪车吗?这价格比一般宝马X5、奥迪Q7还猛。那这里我想反问:为什么同样是128万,买BBA就值得,买仰望就“冤大头”?咱凭啥就认外牌?时代早就变了。科技、品牌、颜值,国产车不能怂!比亚迪强在哪?它技术真能打。电车俨然国内第一大品牌,刀片电池火了几年,从大巴杀到豪车线,别人还在讨论三电系统怎么能不自燃,人家都已经拿专利、招呼所有同行来抄作业。这些才是硬道理。
再说回来,这辆大块头的U8L,5400多毫米的车长,轴距3250,直接PK的就是大奔GLS、宾利添越、路虎揽胜,都不比它大。这意思明摆着:我要做中国人的高端SUV,做你们高大上的门面。这玩意还真不是普通家庭能买的,显然奔着高端市场去的。顶级Nappa真皮、黑胡桃木、百万级气场、氛围感、二排零重力按摩椅……这些其实和国外大品牌玩的套路一个不少,甚至很多地方有小创新。比如座椅躺下能到150度,18点位按摩,随便调整,什么观影、全躺椅的体验感,和飞机头等舱都快一样了。这既满足了商务接待的需求,也不怕家里孩子坐着难受闹腾。
动力这块,比亚迪折腾出来的综合表现确实狠。880kW的总功率,3.5秒破百,1.5吨扭矩,这性能你能想到是个两吨多的SUV?以前大家调侃:国产车只会造小电瓶车,开起来慢吞吞。这下啪啪打脸啊,这车要猛起来,SUV都开出跑车的活儿了。再说多模式油电混动,55.53kWh电池,90L油箱,综合一千多公里续航,不挑油、纯电市区、油电混合市外,谁还吐槽“电车不适合远行”?你看看,这车还能用“应急浮水”,什么大雨涉水、不怕泡车、高速爆胎还能保持稳定,这些都是别人以前没太玩过的安全配置。你震惊不震惊?
然后,还有件事我不得不说。从小的时候我们被灌输,智能化是外企的专利。车载芯片要用进口,操作系统不如人家,国产就靠堆硬件。比亚迪这就偏不信邪,全球首次上了3纳米座舱芯片。这意味着什么?AI语音控制、手势操作、全场景互动,一声令下,车就能听懂你,国内的别说合资品牌,多数国产品牌还差点意思。还有什么“天神之眼A”辅助驾驶,三颗激光雷达到位,自动泊车、高速领航、夜视系统,14个安全气囊……这回咱不仅车好看,智能科技、安全,也能叫板国外。
但你说,光把硬件拼一堆,就能让中国老铁们买单吗? 恐怕没这么简单。面子很重要不假,可归根结底还是信任。你想,掏上百万,咱更相信谁?仰望U8L敢定128万,还真不是一味碰瓷豪牌。人家这不是给所有人造的,那些喝惯红酒的大佬、企业老板、娱乐圈、资本圈的人,是不是得有个能拿得出手的国产选择?以前他们也土豪了一圈宝马、奔驰、保时捷,现在轮到国货自己上场了,是不是也得撑场面?再说了,消费升级之下,大家对国产车的认知也在变,很多人对身份、面子的认同感,已经不是非要老外的东西才体面。
还有个深层的问题,这波“国产豪华车”的强势入局,到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什么?说简单点,以前大家都觉得百万级SUV只有“BBA”能做、特斯拉是未来。现在比亚迪用自己的技术、配置、设计内核做出了中国自己的高端标准。这种车的出现,等于把逼着外国大厂得下场应对。不得不降低价格、加速科技更新,要不然份额就要让给中国品牌。这不就是“内卷”带来的繁荣吗?你不忙点命还真不行。这搅局搅得好,对谁都利好,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多一个选择,甚至未来买GLS、添越,说不定都能讨价还价了。
但你要问我,仰望U8L这车能不能火遍全国?能不能卖给全球?我倒觉得别太急。它的起点就是卖给少数有钱人,压根不靠走量,更多是刷存在感、立标杆、提升品牌溢价,把中国豪车的门面撑起来。它走的不是销量路线,是“树旗帜”、是“试水”——先让高端用户尝鲜,然后一步步影响品牌形象,最终拉高国产车整体的“段位”。到将来,技术下放、品牌效应出圈,普通人说不定也能买到高性价比的旗舰产品,这才叫做国货崛起的逻辑吧?
一句话说到底,比亚迪这波“卷出繁荣”的策略,不单单是配置升级、外观堆砌,而是实实在在做差异化、拔高度,把国产豪车的路走宽了。王传福的信条,咱不能全盘接受,但他这一路的确把国内造车搞活了。U8L这个产品敢抢风头,也敢做行业新标准,值不值128万,是消费者和市场说了算,但它让所有人重新思考了一个问题:中国人造车,能不能也有属于自己的豪华范儿?我觉得,这个答案,比128万的标价更值得琢磨。
所以,最后我还是想问你一句——你够自信,敢把“中国制造”当做身份象征吗?这个问题,也许比一辆车更让人深思。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