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辆车停在展厅里,你第一眼会看哪儿?
八成是奔着那流线型的车身去的。
现在这年头,买车跟选美似的,颜值高的车总能让人多看两眼。
不过您可别以为这就是单纯看个热闹,这里头门道可深了——好比咱们老祖宗说的"玉不琢不成器",如今车企雕琢汽车的样子,那可是把空气动力学、人体工学、空间布局这些理工科知识全用上了。当年飞机设计大师马塞尔·达索有句话特别在理:"好看的飞机肯定是好飞机",这话放在汽车圈里也适用,好看的皮囊下藏着真材实料,才是真本事。
翻开汽车工业的百年老账本,那些经典车型哪个不是靠脸吃饭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凯迪拉克竖起的鲨鱼鳍尾翼,活脱脱把美国梦镀在了钢板上,开上街就是行走的身份象征。再看福特福克斯,愣是把美系车"五大三粗"的刻板印象给掰弯了,紧凑的车身配上犀利腰线,愣是在日系车地盘上抢下不少份额。这就好比咱们老话说的"人靠衣裳马靠鞍",但现在的车企早就不满足于表面功夫了。
要说玩设计玩出花样的,还得是现代汽车。2010年他们整了个"流体雕塑"的理念,把韩国、美国、欧洲、日本设计师的脑洞全打通了。这招儿可太聪明了——以前各家的设计都像家族徽章似的,换个标都能认出来,现在好了,统一设计语言下还能玩出不同花样。就拿第八代索纳塔来说,车头那溜儿下来的折线跟海浪似的,风阻系数直接降到0.27,百公里油耗能省两升多。这招儿搁古代就是"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现在叫"功能美学两不误"。
去年我在广州车展见过ix35实车,那车侧面的腰线跟运动员起跑的肌肉线条似的,光看静态都觉着要窜出去。销售说这设计还真是有用,高速过弯时车尾稳定性比老款强了15%。您说这是不是挺神奇的?造型好看不说,还能帮着省油提升操控,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鱼与熊掌兼得"?
最近几年现代又开始捣鼓"感性运动"的新主张,第八代索纳塔的贯穿式灯带跟会眨眼似的,上市三年全球卖出去1000多万台。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各大门派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现代这是把汽车设计炼成了镇派之宝。更绝的是,他们全球十几个设计中心养着1.3万号人,光中国人就有两千多,难怪北京现代的ELEXIO能抄准咱中国消费者的脉搏。
说到新能源车设计,现代这次算是玩明白了。ELEXIO那个水晶日行灯可有讲究,设计师专门研究了中国人的吉祥图案,把算盘珠子改造成LED灯带,晚上亮起来跟水晶洞似的。尾部贯穿灯用的是纳米镀膜工艺,雨天都能照出彩虹光晕。最绝的是C柱那个渐变曲面,既让车显得宽大稳重,又让后排乘客视野开阔了不少。
坐进车里更觉着有意思,27英寸曲面屏跟抬头显示连成一片,导航路线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销售演示自动泊车时,车子自己倒进立体车位跟玩儿似的,说是用了华为的5G定位技术。最让我吃惊的是续航数据,开空调跑长途实测能撑680公里,这要放在五年前,谁敢信燃油车能被电车追着打?
前些天刷到个短视频,说ELEXIO的越野套件能攀35英寸的岩石,底盘护板用的是航空铝材。这让我想起北京越野BJ40的老炮儿们,现在新能源车也开始玩硬核了。设计师说这是"城市猎人"概念,既能穿西装逛CBD,又能套登山鞋去野长城,这思路跟咱们老话说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倒是不谋而合。
要说设计这事儿,还真得看长期主义。现代这几年拿红点奖拿到手软,去年EV3把"最佳设计奖"收入囊中,这就好比米其林餐厅认证,是实打实的金字招牌。不过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能把获奖作品快速量产,不像某些品牌拿奖当噱头,概念车放展厅落灰。
现在去4S店看车,发现年轻消费者明显多了。有个95后销售跟我说,来看ELEXIO的小姑娘特别在意水晶灯的配色,小伙子们则喜欢中控台的水晶旋钮。这让我想起父辈买车只看发动机参数,现在年轻人买车跟挑首饰似的,既要性能参数,又讲究设计美学。
前两天参加车主沙龙,有位ELEXIO车主说得实在:"当初就是被侧面腰线勾住的,提车后发现连手机无线充电板都做成流线型。"这话听着糙,细琢磨挺在理——好设计就得让人用着顺手,看着舒心。就像老话说的"外甥狗吃了就走",现在的好设计得让人来了就不想走。
眼瞅着新能源车市占率突破40%,各车企都在比拼设计内功。现代这波操作挺聪明,把全球设计智慧浓缩成"感性运动"四个字,既保留韩系车的精致感,又融入东方美学,这不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解法?不过话说回来,设计这事儿最怕闭门造车,听说ELEXIO的概念稿改了37版,光中国消费者座谈会就开了8场,这才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各位看官老爷,您觉得买车到底该看重面子还是里子?要是让您选,是要会发光的车灯,还是要能绕地球两圈的续航?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购车心得,说不定下篇稿子就能帮您问到车企老总那儿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