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飞驰在纽博格林赛场上的雷克萨斯,你首先会想起哪位?LFA、RC F、IS F或是CT200h赛车?不论车型、表现还是赛事成绩,他们都在车迷心中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但是在20年前,有这样一台你绝对意想不到的雷克萨斯,登上了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
最近Facebook中的一组照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台「雷克萨斯RX 400h」参与了2005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可以说是RX车系发展史的高光时刻之一。它是雷克萨斯首款混合动力车型,也是全球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豪华SUV。虽然定位与赛道并没什么关联,但重点是为了测试它搭载的混动系统耐久性与综合表现。此时,丰田与雷克萨斯就开始了对混动系统在未来该如何应用在赛事的前瞻展望。
*RX 400h搭载了3.3L 3MZ-FE V6引擎,匹配混动系统综合输出272hp。在4WD版本车型上,后轴附近则安装了额外的一台电动机,实现了电动化4WD。通常状态下,仅使用发动机和布置于前轴附近的电动机驱动前轮,后轴附近的电动机仅在进行全力加速或者前轮失去牵引力时出力。
参赛团队由NPO MOTO-CP组建,此组织曾在日本使用普锐斯参与过部分赛事。经过时任雷克萨斯性能开发部门负责人Hirokazu Koga牵头,RX 400h参赛项目得到了雷克萨斯的全力支持。它的改造幅度并不夸张,依旧保持原厂动力水准,只在底盘、轻量化与安全部分进行相应改造来满足赛规。
Hirokazu Koga表示:“在欧洲,人们更钟爱柴油车,而且普遍认为混合动力车的性能不理想。我们想通过参加纽博格林耐力赛,进一步测试雷克萨斯RX 400h的耐久性,并展示混动车型性能与燃油效率兼顾的优势。”
RX 400h赛车由Marc Duez与Kanami Takeda、Yasushi Kikuchi、Hitosho Gotoh四位车手驾驶,参与S1 替代燃料组,与一众柴油动力对手们展开竞争。曾四次取得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冠军的德国大将Marc Duez在排位赛中创造了11分42.812秒的最快圈速。对于这台全场“最舒适且安静”的SUV赛车来讲,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
正赛接近四分之一阶段前,RX 400h一直稳居组别第三名的位置,但随之而来与另外一辆赛车的碰撞导致转向助力系统受损,对于如此尺寸与重量的车子来讲可是个严苛问题。随后多变的天气引发了滂沱大雨,挑战更加严峻。
在车队坚持不懈下,RX 400h顺利完赛,取得全场第79名(共224辆参赛车)、组别第13名(共25辆参赛车)的成绩。初次尝试得到的不错表现,为丰田日后潜心研发「THS-R赛车混动系统」埋下了种子。
次年,以全球首款混动后驱豪华轿车—雷克萨斯GS 450h为基础打造的「team SARD GS 450h」赛车登上了日本Super Taikyu超级耐久赛中赛程最长的十胜24小时耐力赛。
345PS的最高综合输出与量产车型保持一致,但它在原有混动系统基础上额外配备了电容器。团队认为赛车所需的混合动力系统,必须具备快速的充放电能力,而这是单一电池难以实现的,电容器正好弥补了这一短板。这一混合动力系统还针对电池组温度控制、电动辅助效率进行改善,这就是「THS-R赛车混动系统」研发初期迈出的第一步。
这是全球首场有混合动力赛车参赛的FIA认证赛事。当年赛事方敏锐意识到即将迎来新的赛事技术变革,特别为混动及其他环保赛车设立了P-1组别,但此车已被特别认证,获得ST-1组别参赛资格,与一众斯巴鲁Impreza WRX STI和三菱Lancer Evolution等性能车型进行竞争。
负责运营的SARD车队采取了保守稳健的策略。混动系统也带来了一些特殊进站需求——后备箱内的电池组冷却系统需要定期补充干冰,保证电池在高温高强度状态下的效率和稳定性。最终凭借全程稳步发挥,顺利取得组别第4名,全场第17名的成绩(共33辆参赛车)。团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实战数据,为后续技术研发和优化奠定了基础。
GS 450h的身影还曾出现在2010年举办的第57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路车组中,由香港《车王Car Plus》杂志总编叶卓奇驾驶。动力系统维持原装,只在底盘、安全部分进行相应改造。在同组36名参赛者中以第11位完赛,再次证明了混动系统面对严苛赛事考验的可行性以及出色的驾驶表现。
这几台雷克萨斯混动赛车,都是丰田与雷克萨斯混动技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基于民用技术平台打造的混动赛车,更大意义是技术积累和数据收集,成为验证与优化的试验平台。通过不断优化动力输出、能量回收等关键环节,最终将先进技术反哺于未来的量产混动车型,让它们变得更好开,更有乐趣。在全球赛车运动不断向可持续化、低碳化迈进的进程中,丰田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做出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