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

欧洲汽车工业:踩着油门却不往前走?

1885年,,德国工匠卡尔·奔驰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欧洲从此成为汽车工业的摇篮。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曾经引领全球汽车业的老大哥,却在新能源浪潮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有驾

欧洲车,欧洲买买

2024年,欧洲汽车市场总销量1291296万辆,位列全球全球第三,落后于中国的3143万辆和美国的1603万辆,增长速度更是垫底——0.9%的微弱涨幅,甚至不如中国和美国的一半。

但你猜欧洲人最喜欢买什么车?

答案很明确:自己家的车。

销量前十的品牌里,欧洲品牌占了七个,德国大众稳坐销量冠军,宝马、奔驰、奥迪这种传统豪车依然吃得开,法国雷诺、标致也不赖,日系的丰田和韩系的现代、起亚勉强挤进前十,美系车和中系车干脆连影都没见着。

这倒不奇怪,欧洲人一向对自己的对自己的工业产品很有信心,德国车、法国车车开出去就是情怀加成。

可问题是,欧洲车企在家门口虽然混得不错,一出门可就有点拉胯了。

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有驾

全球市场,欧洲车在退步

2024年,欧洲五大汽车集团中,四个销量下滑。

大众集团是欧洲的龙头老大老大,旗下有大众、奥迪、保时捷、斯柯达等品牌,2024年全球销量903万辆,看着不少,但同比下滑2.2%。

更惨的是Stellantis集团,它是由法国标致雪铁龙和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而成的,,听起来规模很大,结果2024年全球销量跌跌了15.3%,只剩下542万辆。

再看看宝马和奔驰,销量也都跌了4%左右。

唯一一个小亮点是法国雷诺,微增1.6%,但这种增长更像是“矮子里拔将军”。

在欧洲车企一片愁云惨雾的时候,中国车企的表现就显得格外扎眼:比亚迪增长41.4%,卖了427万辆;吉利增长19.6%,卖了334万辆;奇瑞更是狂飙42.6%,销量冲到268万辆。

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有驾

这些数字摆在一起,欧洲车企还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为什么欧洲车企躺不平了?

说白了,欧洲车现在就像温水里的青蛙,外面火烧眉毛了,里头还在泡温泉。

首先,依赖本土市场。

欧洲市场虽然够大,但已经基本饱和,德国、法国这种老牌汽车消费国的销量甚至在下滑,仅有英国、西班牙这些市场还在增长。

问题是,欧洲车企的本土优势再强,也不可能靠销量停滞的国内市场和有限的增长撑一辈子。

其次,中国市场正在变天。

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有驾

过去几十年,大众、奥迪、宝马、奔驰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大爷大妈一听“德国工艺”就掏腰包。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90后、00后买车看重智能化、新能源,对传统燃油豪车的滤镜没那么深。

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已经见顶,再不转型可能连老本都保不住。

最要命的是,新能源车跑得太慢。

欧洲车企嘴上喊了不少漂亮话,比如“2030年停售燃油车”,可现实却是,新能源车技术几乎被中美甩开三条街。

中国的比亚迪、吉利、奇瑞搞插混、纯电风生水起,特斯拉在美国带头冲,欧洲呢?

大众的ID系列算是个尝试,但市场反响不温不火,雷诺、标致的新能源车型根本听不到响声。

欧洲车车市陷泥潭?新能源新能源困局痛击,德法车企危矣!-有驾

再不再不转型,真的晚了

汽车工业现在正经历一场“功能机变智能机”的巨变,欧系车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表现得像个老头老太太,观念跟上了,手脚没跟上。

新能源车的技术发展有多快?

1000公里续航的固态电池已经快来了,800V高压快充技术也开始普及,再过几年,燃油车的竞争力可能直接被清零。

真到那时候,欧洲车企估计只能靠情怀卖“老爷老爷车”了。

汽车工业的江湖,向来是谁跑得快谁赢,如今欧洲已经落后至少半圈。

如果再这么磨蹭,真要被中美两强的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一句话:时间不多了,德国人、法国人,该踩电门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