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去试驾了星途ET5,直观感受就是动力和内饰用料真的一般。动力方面,1.5T增程发动机听着很炫,但实际表现就那么回事。最大功率115千瓦,扭矩220牛米,试驾中感觉加速平平,没有多余的推背感,毕竟注重续航的同时不得不牺牲点动力。内饰方面,爱马仕橙的用料倒是挺大胆,但手感和质感并没想象中的豪华,座椅皮质还算可以,主要就那么回事。
对比别的同级车,比如比亚迪宋 PLUS DM-i,连续几天对比,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宋PLUS用料更精细,档次感更强,空间布局更合理。而且它的底盘质感比ET5明显更扎实,隔音效果也更好。有个细节我之前翻了下笔记,宋PLUS的隔音用料怎么说呢,比ET5明显厚一些,用的就是那种高中低频隔音材料。
说到价格,我也不想偏激。毕竟,星途这个价位,大概在15.99到17.49万左右,算是挺中规中矩的——但说实话,和几年前买车的预算比,现在涨幅挺大。你要是想着车价放平点,我觉得星途还没到让人心动的程度,还没黄,还得继续等降价。
其实我还蛮喜欢这个外形的,车身线条挺硬朗,尤其正面,看着特别有气场,那个五款颜色也挺丰富: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灰色。颜色方面倒是不用担心,用料方面,我觉得如果你只用来看外表,它表现也不差——但用料和细节没有太多上新意。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吧。
有一个细节让人觉得挺失望的,就是这个车的底盘隔音。对,底盘质感还行,但相比一些合资小SUV,还是差点意思。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胎噪和底盘噪声明显多一些。长时间开下来,疲劳感比想象中要重一些。
哎,说到省油呀,我总结了下,百公里油耗大概在6.5L左右。这个在增程车里算中等偏上,因为我知道有同价位的车能做到5.8L左右(这点没细想过,估计是靠更优化的热效率吧)。热效率能达到45.79%,确实挺厉害,也算是技术上的一点亮点。
我其实蛮疑惑的,为什么星途的这款车在用料和调校上,和几年前的产品差距不大啊?毕竟,行业已经乱到用料升级、科技堆上天了。这是不是代表市场还没有真正推倒低价拉新,成本控死的策略?还是他们不想花太多钱在豪华感上?买车的心里价位变得更宽了,另一面,是不是对某些硬核性能和用料的要求也更高了?
当然啦,这个价格段的SUV还得看用户需求。比如我朋友,他只关心空间和续航,不在意用料细节。他说:只要空间大,续航够,皮一点呗。但我总觉得,长时间用车下来,隔音和质感会影响心情吧。是不是因为我太注重这些细节了?
我还冒个泡:节省成本的也得看买家怎么挑。有人喜欢科技+豪华双拼,有人只看实用。你看过那些女王副驾的配置吗?我觉得,豪华到一定程度,反倒是虚的;实用的功能,才是真正的硬核。
说句题外话,我刚才翻了下手机里的照片,发现有一张图,是我试驾完后,偷偷用手机录的视频里,副驾座椅的皮质,感觉就那么回事,真没有多豪华。而且,我还没搞懂,为什么突然喜欢上了那些微妙的差别——或许就是靠惯,也或许是看得清楚了。
但这辆车能在这个价位站住位置,还是有理由的。芯片、激光雷达、全系标配7安全气囊……这些,是不是说明他们想靠科技赢一波?实际体验那块,就我个人来看,还是看套路不看内容。我觉得,不是每个芯片都能变成实打实的驾驶体验。
对了,有几个细节我还没提,像车辆的空间布局,后排坐着舒服不舒服啊。坐我朋友的建议:空间还可以,但腿部空间,正常座椅放倒后,微微紧凑。你要是跟家里人一块长途,可能他们还会觉得不够宽敞,特别是后排的头部空间这块,悬架的调校也显示出一点偏向运动的风格,不是那种软绵绵的感觉。
对了,你觉得车内的科技配置,真能带来提升吧?我不是说质感不重要,但其实大部分科技配置,特别是像科大讯飞+DeepSeek做的语音交互,工具性还是挺高的。用起来挺方便,但我想,真正的豪华感还是得靠内饰用料和隔音表现。而且,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些科技用料,可能成本超出预算,反而影响售价。
我真心想问:你期待的2024年中型SUV,亮点到底在哪?除了外形帅不帅,科技体验是不是更实在?还是你更在乎品牌、价格和售后?这些细节,可能未来要靠时间验证。
【这段先按下不表】——就说这么多吧。
(这把我都折腾累了啦,下一次,看看到底有没有更实用的新车出来,让我彻底改观。这车,坐等降价,太帅了吧。)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