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车还挺开心的事,但现在不一样了,形势变得复杂得很。特别是最近市场上传出了三大信号,让人觉得水挺深的。
将来汽车市场可能会变得更激烈,甚至有点残酷,手里的钱得格外小心再小心。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手里的买车钱,还敢随便一掏吗?
一、软件跑得比车快
现如今的汽车市场跟过去可真不一样了,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车子能用多久的问题变得格外引人关注。
过去大家都在关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机械配件是不是结实耐用,但如今尤其是新出的电动车里头,反倒是那一堆软件、装的电脑芯片,更显得重要。这些电子设备的稳定性,才是真正决定汽车能跑多远、用多久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车变得越来越智能,几乎所有的功能都得依靠软件来实现。
要是买的车里那芯片不够强大,或者厂家的软件后续升级跟不上节奏,用了两三年就会觉得系统变慢,功能也跟不上时代了。
这就像手机一样,老旧的芯片渐渐搞不定新应用了。另外,充电技术也是在飞快前进,比如现在流行的800V高压快充系统,充电速度提升不少。
要是现在买辆车,不支持这种技术的,几年后快充桩遍地开,到时候只能慢充,体验就差远了。
所以说,现在想买车,不光得看开起来顺不顺手,还得看它的技术够不够智能,未来升级空间是不是宽广。
技术更新飞快,稍微不留心,车子的硬件没出问题,但用起来的感觉就落后了。这不就等于差点废了嘛?
二、油车跌价更快了
第二个特别明显的迹象,就是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火热,传统燃油车的日子也就越发难熬。
你瞧数据,2019年新能源车还不到总销量的5%,到了2025年5月,这比例直接冲破了50%,快赶上了一半,节奏挺吓人。
可以看出,当前大部分买车的人,基本都把新能源车放在了考虑范围内,原因也得说是多方面的。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很多新能源车,设计都特别新潮,充满科技感,look起来挺时尚的,开出去给人一种跟得上潮流的感觉,显得更年轻、更有朝气。
不光是外观好看,开起来的体验也真是天差地别。电动机运转不像传统发动机那样有噪音和震动,车内静悄悄的,坐着感觉特别舒服。
踩下电门反应灵敏,动力输出平顺顺畅,超车和变道都干脆利索,市区里走走停停比起燃油车轻松得多。
车内的科技配置挺给力,大屏幕、智能系统用起来顺手。这些亮点叠加在一起,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新能源车更贴心,市场的偏好正悄悄发生变化。
市场路线一转,燃油车的地位顿时遭受了很大冲击。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比如奥迪A4、奔驰C级,起步价都涨到了20万左右,这在过去那可是难以想象的事。
就算是雷克萨斯、宝马这样的品牌,也不时传出降价促销的消息。背后原因嘛,就是油车产能过剩,库存压力挺大,为了清库存,只得降价出货。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未来几年新能源的占比肯定会越来越大,到了那个时候,一些卖得不咋地的油车型号甚至品牌,真的可能面临停产或者停售的局面。
现在花个几万、十几万,甚至更高的钱买辆油车,也就是几年的事,它的二手价就会掉得很快,到了时候想卖都难,变得挺尴尬。
既然这个趋势摆在眼前,买油车确实得仔细琢磨琢磨,要不然贬值的风险可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
三、大环境有点紧
再说那个第三个信号,也许大家都更能感受到,就是目前不少人的买车热情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
几年前受疫情影响,最近这两年经济在转型,导致人们的收入预期也发生了变化,对未来花钱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了。
2022年4月左右,汽车销量一下子砍掉了一半多,政府还重新推出了汽车下乡的政策,想刺激一下消费。可见,那会儿市场真是冷得厉害。
这两年,大家买东西更倾向于必需品,像汽车这种大件,能拖一拖就先拖一拖,整体性的购车欲望也跟着减弱,导致车市里的竞争变得更激烈了。
像上汽这样的几家大车企,去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一下子暴跌了93%,真是让人吃惊。
去年广汽在第三季度亏了13.96亿,比去年同期猛跌了190%,这些数字可真说明,有些车企日子过得挺紧的。
因为消费者的热情不高,加上车企们日子也不好过,形成了个恶性循环,这一来市场竞争就变得格外激烈,甚至有点残酷啦。
这个时候买车,不光得关注车的本身,还得留意这个品牌是不是靠谱,别到头来它自己都扛不住了,售后服务找谁帮忙呀?
如今大家把钱包裹得紧紧的,买东西都特别讲究实用性和性价比,追求物超所值的感觉。
车企也得跟着变,不能只顾着拼价格,得把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搞上去,才能让买车的消费者用得放心、心安。
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一些要特别留意的,主要是关于未来新技术,可是对当前买车的决定也有不小的影响。
大家都期待的固态电池技术,估计快要走入寻常百姓家了,被看作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核心所在。
固态电池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在相同的体积里装下更多的电量,续航自然也就更长了。它的安全性能也提升不少,不容易起火,充电速度或许还能更快些。
要真是这技术按预想发展,那可能就像从按键机变成智能机一样,算得上一次彻头彻尾的跨时代跃迁。
之前提过,买高端油车得留意点儿,现在有了这个新技术,花二三十万买个豪华电动车也得多留点心。要是真把固态电池技术搞定,汽车市场可真得掀起一番大变化。
如今买车确实得提前谋划清楚。面对这些飞快发展的新趋势,别急着盲目追逐那些还没完全成熟的“黑科技”或者为了几乎不确定的“未来”配置大花一笔,稳扎稳打反而更靠谱。
可以优先考虑那些在市场上卖了好一阵子、技术成熟、稳定性强、口碑也不错的车型。
这类车通常不太容易出岔子,各方面的性能都经过市场验证,用起来也更踏实省心。
要是价格在自己预算范围内,配置又差不多够用,那就挺不错的,不用老想着一步到位买最前沿的,因为未来很快可能又会有更新换代。
先买辆能应付眼前需要的车,开起来顺手、毛病少点就行,几年之后等固态电池或者其他革命性技术真正成熟了,再换新车,也许能享受到更棒的驾驶感受。
这么做或许更聪明一些,也更符合咱们普通老百姓理性购置的习惯。
结语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变化得可真快,新能源车一火起来,那些老旧的技术可能就得被淘汰了,将来还有新款电池等着呢。再加上大家手里的钱也给重视起来了,买车的思路也变得更理性了。
不是说不能买车,而是在买的时候得多留个心眼,多关注新能源车型,特别是插混款,但别为了追逐新技术而花大价钱。
开油车的话,得接受它可能掉价挺快,再选品牌的话也得看看是不是够靠谱,反正就是别太心急,等你看明白再下手,这样花的钱才算是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