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大爆料!
车圈又炸锅了,这次不是新车发布,也不是价格跳水,而是关于咱们老百姓买车、养车,甚至可以说是“被套路”的血泪史!
最近,网上关于“4S店保养猫腻”的讨论简直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堪比当年的“XX门”事件!
咱们用车社,那必须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给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想想看,你辛辛苦苦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提了心仪的车,那感觉,比中了彩票头奖还美滋滋!
车子就像你的第二个老婆,得供着,得养着。
可这养着养着,怎么就觉得不对劲了呢?
尤其是每次去4S店做保养,那账单上的数字,简直比你工资条上的还刺激!
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个“猫腻”是怎么产生的。
这事儿,得从“原厂件”和“副厂件”说起。
很多车主可能觉得,原厂件肯定好,就像亲爹生的,肯定比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亲。
但事实呢?
有时候,原厂件也分三六九等,而且价格那是贵得离谱。
4S店呢,就抓住了咱们这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把那些价格不菲的原厂件,当成了“必需品”推销给你。
我有个朋友,前两天去做个小保养,换个机滤、加点机油,结果技师过来一脸严肃地说:“你这个发动机有点积碳,得做个‘发动机深度清洁’,不然对发动机不好。”
听得他一愣一愣的,赶紧问:“要多少钱?”
技师慢悠悠地报了个数字,我朋友当时就觉得,这“深度清洁”怕不是要把发动机拆了洗一遍吧?
最后,他还是咬牙做了,结果呢?
车子还是那个车子,就是钱包瘦了一圈。
这就是第一个高潮!
4S店的“增值服务”。
这“增值服务”四个字,听着就高大上,好像不掏钱就对不起自己这辆车似的。
什么“三元催化清洗”、“进气系统养护”、“燃油系统调理”,这些名词听着就玄乎,好像不来一套,你的车随时都会变成一堆废铁。
但问题是,这些服务真的有那么必要吗?
而且,真的值那个价吗?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也咨询了一些资深技师。
说白了,很多时候,这些所谓的“深度清洁”,无非就是往发动机里加点化学药剂,然后怠速一段时间。
效果有没有?
有!
但有没有那么神奇?
那可就未必了。
而且,这些药剂的质量参差不齐,用得不对,反而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这就像看病,医生上来就给你开一堆进口特效药,你敢不敢吃?
更让人气愤的是,很多时候,你明明只需要换个机油,他们就能给你找出八百个理由让你做这个做那个。
比如,“你这个机油型号不对,需要更换XX型号的机油!”
或者,“你这个空气滤芯太脏了,影响发动机进气,得换!”
听着都挺专业的,但有没有想过,你上次保养的时候,人家是不是就跟你说一样的话?
这引出了第二个高潮!
“套餐式”保养与“隐形消费”。
很多4S店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保养套餐,什么“基础保养套餐”、“进阶保养套餐”、“豪华保养套餐”,听着挺划算,价格也比单项服务便宜不少。
但问题是,你真的需要套餐里的所有项目吗?
很多时候,套餐里会捆绑一些你根本不需要或者可以延迟做的项目。
我有个读者,就跟我吐槽过。
他说他去保养,本来只想换个机油机滤,结果被推销了一个“全套保养套餐”,里面包含了什么“轮胎定位校准”、“刹车盘深度清洁”、“发动机舱精细打蜡”等等。
他当时就觉得有点懵,因为他开车好好的,轮胎没跑偏,刹车也挺灵敏,发动机舱也干净得不像话。
但架不住人家技师说得天花乱坠,什么“预防性保养”、“确保最佳车况”,最后他还是“被说服”了。
结果呢?
那套餐的价格,比他单独做机油机滤贵了不止一倍!
而且,他感觉车子开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典型的“隐形消费”。
他们把一些本来可选或者非必需的项目,包装成“必备”的,然后打包进套餐,让你觉得占了便宜,实际上却让你为不需要的服务买了单。
想想看,这不就是变相的“割韭菜”吗?
而且,很多时候,你去了4S店,想只做个简单的保养,但他们会用各种话术让你觉得,如果不做这些,就是“不爱车”、“不负责任”。
更绝的是,有些4S店还会玩“时间差”的把戏。
比如,你预约的是下午两点保养,但你去到店里,人家告诉你,前面还有好几辆车,可能要等到下午四五点。
这时候,你再看看人家技师,好像都在忙活,但你仔细一瞧,很多车只是停在那边,并没有在进行真正的保养。
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你觉得“生意好”,然后有意无意地推销你的“预约优先”或者“加急服务”,当然,这“加急服务”的价格,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第三个高潮,就得说到“配件的真相”了。
很多车主去4S店保养,都会被告知使用的是“原厂正品配件”。
听着就让人放心,感觉像是给车子吃的是“皇家御膳”。
但这里面的道道就多了去了。
首先,什么是“原厂正品”?
有时候,4S店所谓的“原厂配件”,可能只是从其他供应商那里采购的,质量和价格都未必比得过一些知名的副厂件。
而且,很多原厂件的包装,可能就是简单的塑料袋,上面印个车标,价格就噌噌往上涨。
我有个哥们,他的车也快到保养周期了,就问我怎么办。
我跟他说,你可以先了解一下你这款车常用的配件品牌,比如机油、机滤、空滤等等,然后去一些信誉好的汽配城或者电商平台看看,价格会比4S店便宜不少。
他当时还有点犹豫,觉得还是4S店靠谱。
结果,他去4S店保养完,账单出来,他当时就傻眼了。
一个机油滤芯,4S店卖他150块,他后来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下,同款的,价格只有50块!
整整贵了三倍!
还有机油,4S店卖他800块一桶,他后来发现,同样的品牌和规格,外面只卖300块。
这差距,简直是让人吐血!
想想看,你花高价买的“原厂件”,到底有多“原厂”?
而且,很多时候,4S店的技术水平,也未必就能和那些专业的第三方维修店相比。
有些第三方维修店,技师经验丰富,而且价格透明,不会给你玩这些“花花肠子”。
所以说白了,这事儿,就是抓住了咱们老百姓对“原厂”的迷信,以及对车辆保养的“不懂”。
4S店利用信息不对称,把一些本来很普通的配件和服务,包装得高大上,然后卖出高价。
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让咱们对汽车保养产生了不信任感。
咱们用车社,不是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肯定也有很多4S店服务好、价格公道。
但咱们不能对这些“猫腻”视而不见,对吧?
作为消费者,咱们要做的,就是多留个心眼,多做做功课。
了解自己的车。
平时多关注一下车辆的保养手册,了解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选择的。
多对比。
去不同的4S店问问价格,也可以了解一下第三方维修店的价格。
不听忽悠。
对于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增值服务”,一定要多问几句,了解清楚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有没有必要。
保留证据。
每次保养都要保留好发票和工单,万一出了问题,也好有个说法。
想想看,咱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不应该就这样被“套路”走。
把这些钱省下来,给家人买点好吃的,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或者自己存着,不香吗?
所以,下次你去保养,别再被那些“高大上”的名词忽悠了,也别再因为“原厂”两个字就乖乖掏钱。
咱们要的是实在,要的是透明,要的是对得起咱们的车,也对得起咱们的钱。
这事儿,你说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咱们对车的爱,不应该变成被“割韭菜”的理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