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

我一边开车一边在手机上刷新闻,突然看到这个消息:衡阳充电桩超2.4万,充电圈1.5公里内基本没死角。说实话,这让我心里骂了一句:终于!以前还真有点焦虑,比如出去跑个长途,回头就琢磨我车子还剩多少电,能到哪儿充?毕竟3年前买电车时,充电桩少、充电慢的问题还挺困扰的。

我记得我那个朋友,他一辆二手的纯电车,车子还挺新鲜。有次坐我车去郊外玩,他说:哥,这充电桩怎么还那么少?早知道这样就别买纯电。那会儿他还真是焦虑得烦。

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有驾

在衡阳这个数据,短短几年内,他说我只要一转弯,到个公共快充站就能直充,既快又方便。我估算了一下:全市建了2.4万多充电桩,其中快充超过5000个,慢充将近1.9万(这数据有点估算,毕竟少数区域还在补充)。对比起我之前调查的别的城市,衡阳的密度还算靠谱,平均每2-3个车位就配一个充电点。这比一线大城市还要密集点,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差距就是这么明显。

说实话,之前还挺困扰的。因为我有听说用户担心充电桩不够用,尤其是在居住区和长途途中。衡阳的充电圈已经基本形成,走到哪都能找到车桩(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特别想知道:这样的充电圈到底靠的是什么?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供应链的进步——充电桩的成本比以前低了,3000块能装一台公共快充,之前得五六千。就像装修房子一样,材料便宜,施工快,效率高了,当然就能铺得多。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张图片是一个公共充电站,十几台快充设备排在一起,旁边还写着智能调度中,其实就是用软件后台控制,避免所有桩同时满员。这让我想到:这是技术在帮忙调配资源。你看,在我那次采访的维修工那儿,他说:早期工厂出货慢,你想装快充得提前预约,现在这设备一批一批,大家都能都能用上。这其实很像快递,一车送出,实时调配到迎合不同地区的需求。

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段先按下不表)。我的一点疑问是:这智能布局靠的到底是什么大数据?是不是有人在后台调配得特别聪明?还是说,建设方大量采集用户惯,把热点区域给挪威式提前布局了?感觉背后还是用的点功夫在那。

我还在想:公共快充的普及是不是让私人慢充需求变少了?像我朋友那样,晚上车子放家门口就能充,省的还得绕到远处去。这样一来,花费在充电上的时间,也变得不那么卡。我曾经调研过,普通快充充满1-80%大概半个钟头(这比例估算,真实情况还得依赖设备状态),一个月差不多能省出好几个小时,也就那么点钱,大概每公里充电成本0.3元左右(粗算,实际还受电价变动影响)——比油车便宜得多。

真要问我:我觉得,现在的充电网络,意味着充电自由不再是口号。我心里还是有点疑:你说,这样一座城市,真的能实现零焦虑?还是说,大家还在担心某天掉链子——毕竟,现成的便利也随时可能遇到设备故障或维护停机?

说到这里,我不由自主想起了那个充电桩旁边的小广告:充电快,省心又便宜。——但实际上,能不能保证全国各地的充电设施都像衡阳这样完善?我猜这个还靠政策推动,而不是某一两家企业的能力。

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还琢磨:未来会不会出现那种充电即插即充的超级快充?说不定能像加油一样快,瞬间到油——我其实没怎么多想过,但这种猜测是不是有点天马行空?不过设想也挺有趣的。

我记得有次和朋友聊天,他说:你们电车技术进步快不快?我觉得差不多得再等3年。我答:你供货链、组件价格都在降,快充技术更新换代也快。所以,估算一下:像我刚才提的那个临场小计算——百公里充电成本大概是0.5元,刹那间比油车少得多吧。

陪伴这些变化的,是拼供应链的工厂们——他们就像厨房加料一样,把成本削得越低,设备性能越好。更别说,智能调度平台的出现,把枯燥的调配变得轻松。这让我想到:像我那次去参加行业展会,厂商院线一个工程师说:所有技术其实就像在打拼一场‘超级拼图’,看怎么把每个块拼得更完美。

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有驾

—对了,你觉得,像衡阳这样的大规模布局,未来还会遇到什么难题吗?我个人觉得,除了技术,还得考验管理和维护的能力。否则,充电站上千个设备突然全部出了问题,那门难堪。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如果充电桩的维护像我们家用电器一样,自己能修,岂不更好?这当然是幻想,但要真那样,可能也是未来的方向。再好的硬件没有后续保障,也难以长期维持。

或许,这个绿色出行的还真得靠我们每个人的小改变:多留点心思,问问邻居——你那边充得还顺不顺?——让这片充电圈逐渐变得更温暖、更实用。

衡阳车主“无充电焦虑症”已成过去,充电桩超2.4万实现1.5公里充电服务圈,公共快充塑造便捷绿色出行新局面-有驾

可见,衡阳这波充电网络铺开,不只是一堆数据和一个目标,更像是在铺一张温暖的网,要不要我下一次逐个去打听:用户实际用了多久会有用累的感觉?或者,大家还是更愿意忍着慢充的烦恼,换得便宜的电价?这个问题比充电桩多得多,也许答案就藏在最平常的一次充电瞬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