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炸开了锅,凯迪拉克 XT4 突然来了波狠的,官方直降后 15.99 万就能开走,要知道以前这车落地怎么也得 30 万往上啊。这价格直接跌到了 CR-V、RAV4 这些主流合资 SUV 的区间,可奇怪的是,销量却没啥起色,去年一年才卖了 6800 辆,最低月销才 8 辆,这到底咋回事呢?
这次降价幅度那叫一个大,入门版直接降了 6.9 万,高配车型更是砍了 8.58 万。回想 2018 年刚上市那会,裸车价就得 27 万多,落地妥妥 31 万往上,现在直接打了个六折,简直像坐过山车。而且这次玩的是一口价策略,15.99 万 - 18.99 万就三款配置,分别是 25T 两驱都会型、28T 豪华型等。
凯迪拉克为啥这么拼呢?是库存压力大,去 4S 店问,低配车型没现车,得等两个月,中配虽然有现车,但还得加价 2 万,这操作有点迷。再看看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比亚迪唐 DM - i 续航能到 1000 公里,理想 L6 更是深受家庭用户喜欢,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空间被挤压得厉害。还有品牌力的问题,作为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没有像 BBA 那样的高端车型撑着溢价,日子越来越难混。
从表面看,XT4 的动力配置还挺能打,全系 9AT + 48V 轻混,1.5T 能爆发出 211 马力,2.0T 更是有 237 马力,开起来动力确实足。中高配车型还有 33 英寸 9K 曲面屏、AKG 音响、全景天窗这些豪华配置,坐进去感觉还挺有档次。
但仔细一琢磨,问题也不少。空间上看着轴距有 2779mm,比奥迪 Q3 还长,可实际乘坐体验却很局促,后排地台高,车宽也不够,坐三个人中间那位可遭罪了。油耗方面,WLTC 综合油耗 7.2L/100km,市区开轻松上 9L,再看看 CR - V 混动,才 4.9L,这差距可不小,长年累月下来油钱能差不少。保养也不便宜,单次费用上千块,而且配件贵,4S 店在小城市覆盖率低,万一有点小毛病,维修都麻烦。保值率更是个坑,3 年残值就 50% - 55%,人家宝马 X1 能到 60% +,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现在 15 万 - 20 万这个价位,国产新能源车型那是相当能打。XT4 低配 15.99 万,宋 PLUS 新能源 15 万 - 20 万,哈弗猛龙 16.58 万起,价格差不多,但新能源有政策红利啊,免购置税、牌照优先,光购置税就能省一万多呢。智能化方面,XT4 低配连 360 影像、全速 ACC 都没有,得中高配才有,可国产车基本都是标配,而且车机系统流畅度、功能丰富度都甩 XT4 几条街。
现在年轻人买车观念也变了,以前可能看重豪华品牌的面子,现在更注重里子,油费、保养、保值率这些实用成本才是关键。而且现在大家市区通勤多,XT4 的高油耗劣势就放大了,长途需求又没多,燃油车的动力优势也不明显了,完全是场景错配。
那到底谁适合买 XT4 呢?如果你是燃油党,抗拒充电,就喜欢传统燃油车的机械素质,2.0T 动力配上 9AT,开起来平顺又有力,那可以考虑。还有就是预算有限,但又追求豪华内饰,真皮座椅、隔音玻璃这些能提升不少乘坐体验,图个面子和舒适的也可以看看。
但要是你对成本敏感,年里程超过 2 万公里,那还是优选混动吧,油电差价三年下来能省 1.6 万呢,这可不是小数目。要是你是科技控,追求智能驾驶、流畅车机,那 XT4 可满足不了你,国产车的 8155 芯片 + OTA 升级,用起来才叫爽。
选配置也有技巧,低配车型可以自己加装倒车影像、电尾门,后市场很成熟,花不了多少钱,还能避开中配的溢价。买车前一定要去试驾,对比一下宝马 X1 的空间,再试试宋 Pro DM - i 的能耗,心里才有数。
XT4 这次降价,可不只是简单的让利,它其实是传统燃油车体系溃缩的一个缩影。现在的汽车市场,用户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为 “品牌税” 买单,而是更看重成本、体验和可持续性。这也给各大车企提了个醒,只有真正了解用户需求,造出性价比高、符合时代趋势的车,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如果预算锁定 15 万,您选凯迪拉克标还是新能源全能战士?欢迎在评论区说说您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