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丰田车,媲美小米SU7,从近17万降到9万多,却无人识货

#AIGC热点大赛#

作为一名整天在4S店蹭吃蹭喝的自由车评人,隔壁老王我自认为对"价格跳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当我看到丰田bZ3的价格牌时,手里的免费咖啡差点洒了一地——这台标价近17万的丰田电动车,现在居然只要9万多?

要说这bZ3的长相,绝对算得上是丰田家族的"异类"。前脸那个封闭式格栅配上细长的LED大灯,看起来就像个戴着墨镜的日本武士。我最喜欢的是那个贯穿式灯带的设计,点亮时像是给车头画了道眼线,配合下方夸张的进气口造型,整体看起来既未来又带点凶悍。

转到侧面,隐藏式门把手和溜背造型让它看起来比实际尺寸要修长不少,18英寸的低风阻轮毂造型像是被削了皮的芒果,转动起来居然还挺有运动感。车尾的设计最有意思,贯穿式尾灯像是给车屁股装了条LED霓虹灯,晚上开出去绝对能成为小区里最靓的仔。不过说真的,这造型放在丰田4S店里,怎么看都像是走错片场的"未来战士"。

拉开车门的那一刻,我闻到了一股"清仓大甩卖"的味道。内饰设计简洁得像是宜家的样板间,最抢眼的莫过于那块12.8英寸的竖屏,活像在中控台上插了块超大号iPad。我试着喊了句"你好丰田",没想到这车机反应比我家楼下早点铺的伙计还麻利。

方向盘的设计很有意思,上半部分被削平了,握起来像是游戏手柄,让我总想按个"加速键"。座椅虽然是织物的,但坐上去意外地舒服,特别是那个腰部支撑,对我这种整天窝在沙发里写车评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特别友好。储物空间的设计很用心,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处刚好能放下两杯奶茶,门板上的储物格甚至能塞下我的保温杯——这对于一个枸杞泡茶的养生博主来说太重要了。

动力方面,这台bZ3就像是个听话的电动小马驹。前置单电机最大功率180kW,峰值扭矩303N·m,数据上看比某些2.0T燃油车还猛。我在4S店后面的空地上试了试,电门响应比我那总爱拖延的编辑还及时,轻轻一踩就往前窜。续航表现也超出预期,517km的CLTC续航在实际使用中能跑到450km左右,这意味着我每周往返菜市场两次还能剩不少电。快充从30%充到80%只要30分钟,刚好够我在充电站刷完一集短视频的时间。最让我惊喜的是底盘调校,虽然挂着丰田标,但开起来居然有几分德系车的扎实感,快速变道时的稳定性比我那辆老凯美瑞强多了——虽然这么比有点欺负老人家。

说到优缺点,这台bZ3就像是相亲市场上的"经济适用男PLUS"。优点很明显:首先是价格实惠,9万多买丰田中型电动车,这在去年想都不敢想;其次是续航实在,冬天开暖气也能跑400km以上;最后是品质可靠,背靠丰田这颗大树,质量比某些新势力靠谱多了。但缺点也很实在:一是内饰用料一般,硬塑料用得有点多;二是智能配置比较基础,想要自动驾驶得靠自己;三是品牌溢价消失殆尽,开出去还没比亚迪有面子。不过想想价格,这些缺点突然就变得可爱起来了。

站在二手车贩子的角度看,bZ3的遭遇简直就是一部"合资电动车变形记"。去年定价17万是想跟特斯拉Model 3抢市场,结果发现连自家卡罗拉都打不过。现在降到9万多,又碰上一堆更便宜的中国品牌电动车。不过话说回来,9万多能买到这样一台续航实在、品质可靠的丰田电动车,还要啥自行车?虽然它可能给不了你新势力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但至少不会把你扔在半路上——这点对于我这种经常忘记充电的糊涂蛋来说太重要了。

试驾完这台"打折处理的丰田",我忽然理解为什么销售说这是"最被低估的电动车"。在新势力疯狂堆砌冰箱彩电的当下,bZ3用最朴实的配置诠释了什么是"代步工具的本质",可惜无人识货!您怎么看呢?欢迎回复评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