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一条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那就是德国老牌豪华车企奥迪,正式在国内推出了它们的一款全新纯电动SUV,叫做奥迪Q6L e-tron。
这车一出来,大家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人觉得,像奥迪、奔驰、宝马这些传统大厂,总算是开始认真对待电动车这件事了,不再是以前那种“油改电”的敷衍态度。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现在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像小米、问界、理想这些新品牌已经把智能和科技玩得非常明白了,奥迪现在才推出这样一款车,是不是有点晚了?
那么,这台挂着四个圈标志的电动车,到底怎么样?
它跟我们国产的新能源车比,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是真有本事,还是只是仗着品牌的老底子?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好好审视一下这款新车。
首先我们从外表看起,毕竟买车第一眼看的就是外观。
奥迪一直有个外号叫“灯厂”,意思就是它在车灯设计上特别下功夫。
这次的Q6L e-tron,可以说把这个特长发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车头最显眼的地方,就是那个大嘴巴格栅,但它和燃油车不一样,是完全封死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台电动车。
最特别的是,中间那四个圈的奥迪标志,居然可以发光,还连着一条贯穿车头的灯带,晚上开出去辨识度非常高,别人大老远就知道这是台新出的奥迪。
它的前大灯设计也很有意思,是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上面的日间行车灯可以变换出八种不同的动态效果。
这就像我们手机的开机动画一样,每次你解锁车辆,它都能给你表演一段小小的“灯光秀”,这种细节上的仪式感,确实是传统豪华品牌很擅长营造的。
车身侧面的线条很流畅,车顶带点溜背的感觉,看起来比较运动。
门把手也是半隐藏式的,能减少一点风阻,对电动车来说,能省一点电算一点。
车尾的灯也很有科技感,据说厚度还不到1毫米,并且带有一个叫Car2X的功能,理论上能通过灯光和其他车辆进行信息交流,比如提醒前方有事故之类的。
虽然这个功能在咱们国内复杂的路况下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还不确定,但至少能看出来,奥迪在努力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
看完了外面,我们再坐到车里感受一下。
一打开车门,你就会发现奥迪这次是下了决心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了。
整个驾驶舱的设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好几块大屏幕。
驾驶员面前有一块全液晶仪表盘,中间有一块很大的曲面中控屏,甚至连副驾驶的前面,都专门给配了一块娱乐屏,可以让坐车的人看电影或者导航。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能把信息投影到前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系统,投影面积非常大。
奥迪把这套系统称为“五屏交互”。
这种设计,很明显是冲着我们国内新势力品牌常说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来的,奥迪似乎在用行动表示:你们有的高科技配置,我不仅要有,还要做得更精致。
车内的用料也保持了豪华车应有的水准,手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软的材质,手感很好。
当然,如果你预算充足,还可以选装更高级的NAPPA真皮和天然实木装饰,让车内的豪华感再上一个台阶。
空间方面,因为是纯电平台打造,而且专门为中国市场加长了轴距,所以后排的空间表现相当不错,腿部空间很宽敞,而且中间的地板几乎是平的,就算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乘客的脚也不会难受。
这一点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一个优点。
接下来,我们聊聊这台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它的动力、续航和驾驶感受。
这台Q6L e-tron是基于一个叫做PPE的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这个平台是奥迪和保时捷一起开发的,技术含量比较高。
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技术,就是全系都用了800V高压平台。
这个800V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充电速度快。
根据官方数据,在理想条件下,把电池电量从10%充到80%,大概只需要21分钟,也就是喝杯咖啡的功夫,车就能恢复大部分续航。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人对开电动车跑长途的“续航焦虑”。
在底盘悬架方面,奥迪用上了前后都是五连杆的独立悬架,这是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悬架形式,成本也高,但好处是能更好地控制车轮的动态,让车开起来更稳。
配合上一种叫做FSD的减震器,能根据路面情况自动调节软硬。
简单来说,就是这台车既能保证你在拐弯的时候车身不晃,给你充足的驾驶信心,也能在经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时,把颠簸过滤得很干净,保证车内乘客的舒适度。
这种扎实的底盘调校功力,确实是很多新品牌在短时间内很难学到的,也是德国车一直以来的一个强项。
然而,这台车最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它的“大脑”,也就是智能驾驶系统。
奥迪这次没有完全使用自家的技术,而是选择和我们中国的华为进行合作,搭载了华为的乾崑智能驾驶系统。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说明了即使是奥迪这样的国际汽车巨头,在面对中国市场异常激烈的智能化竞争时,也不得不承认并且借助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
这从一个侧面,也证明了我们国家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实力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足以让这些海外大厂放下身段来寻求合作。
华为的智能驾驶在国内的口碑和技术实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它的加入,无疑会大大提升Q6-L e-tron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的竞争力。
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一个德国品牌的“身体”,配上一个中国品牌的“大脑”,两者之间的配合能做到天衣无缝吗?
从目前得到的一些信息来看,它的城市领航辅助功能在处理一些复杂的交通状况时,决策还稍微有点保守,比如变道时会显得有些犹豫。
这可能就是两者还需要进一步磨合和优化的表现,需要通过后续的软件升级来不断完善。
那么,说了这么多优点,这台车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
当然不是。
一个可能让很多消费者觉得不太舒服的地方,就是奥迪一贯的销售策略——选装。
为了让入门版车型的起售价看起来更有吸引力,很多能够显著提升用车体验的舒适性配置,比如高品质的B&O音响、座椅按摩、后排座椅加热等等,很可能都需要你额外花钱去选装。
这样一来,入门版车型的性价比就不那么高了。
相比之下,我们很多国产品牌现在都讲究“入门即高配”,把能给的配置都一次性给你,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显然更符合当下消费者的习惯。
另外,虽然它的车机系统屏幕很多,也支持方言识别,但在软件应用的丰富程度上,和那些本身就是科技公司出身的新势力品牌相比,可能还是有些差距,应用商店里的APP选择可能没有那么自由。
所以,综合来看,奥迪Q6L e-tron是一款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车。
它有德国制造的严谨工艺和优秀的驾驶质感,这是它的传统优势。
但同时,它又必须积极拥抱变化,引入了多屏内饰和华为的智能技术来迎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它面对的竞争对手,像小米SU7、问界M9、理想L系列等等,都是实力非常强劲的本土选手。
奥迪的优势在于品牌多年的积累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开起来能感受到的“德味儿”。
而它的挑战在于,如何说服已经被极致的智能化体验和超高性价比“惯坏”了的中国消费者,让他们愿意为这些传统优势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