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万充电桩的困局:3140万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焦虑

你有没有想过,开电动车出门玩,最怕遇到什么情况?不是车子没电,而是眼睁睁看着充电站就在眼前,队伍却排得像长龙一样。今年假期,不少电动车主在高速上度过了意想不到的等待时光,有的甚至一等就是三四个钟头。这一幕正悄悄变成许多车主的共同记忆。

现在国内电动车数量已经突破三千万,中国成了世界上电动车最多的国家。可是充电设备的铺设速度,好像总也追不上车子增加的速度。特别是在放假的时候,高速服务区的充电位经常不够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用充电桩只有三百多万个,和庞大的电动车数量相比,平均九辆车共享一个充电位,这个比例比国际建议的标准要低不少。

以前大家担心的是电量够不够开到目的地,现在更让人发愁的是充电要等多久。假期头一天晚上十点前后,高速上三分之一的充电站都在满负荷运转。有些热门路线上,排队两小时成了家常便饭,个别地方甚至要等上小半天。这种等待让很多车主改变了出行计划,有人选择半夜出发,有人干脆放弃了自驾远行。一位开着国产电动车的朋友说,现在八百公里的路程,他得多预留半天时间才安心。

346万充电桩的困局:3140万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焦虑-有驾

充电速度也是个问题。现在高速服务区里大部分充电设备功率普通,充一次电要四五十分钟。虽然有些新式充电桩速度更快,但数量还不太多。想想看,燃油车加油只要几分钟,电动车充电却要近一小时,这个差距确实挺明显的。

不同地区的充电条件差别也很大。沿海发达省份的充电网络建设得比较好,省会和重点城市基本覆盖到位。但到了地级市或县城,充电桩就明显变少了。而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情况更让人头疼,有些服务区只有两三个充电位,却要服务整条线路的电动车。有位经常跑长途的司机说,越往北走,可用的快速充电桩就越少,有时候看到充电站前排着十几个人,心里真是着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呢?首先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投入更多,充电桩建设自然更快。其次电动车多的地区,商家更愿意投资建充电站。而地广人稀的区域,建设成本高,维护也困难,进展就慢一些。

346万充电桩的困局:3140万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焦虑-有驾

虽然总体来看充电桩数量在增加,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七成以上的充电桩是私人安装的,真正能让大家随时使用的公共充电桩并不多。这就意味着,对那些住在老小区或者没有固定车位的人来说,找地方充电依然是个难题。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有些充电桩因为位置偏僻或者维护不到位,渐渐变成了摆设。调查显示,全国公用充电桩的平均使用率还不到一成,这说明很多充电桩建在了车流稀少的地方。对运营企业来说,除了少数黄金地段的充电站能盈利,大部分都还在勉强维持。这种状况影响了企业扩建和维护设备的积极性。

各种充电品牌的使用方式也不统一,有的要扫码,有的要办卡,车主手机里不得不装好几个充电软件。这种繁琐的体验让原本方便的充电变得复杂起来。

346万充电桩的困局:3140万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焦虑-有驾

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五年后电动车数量可能突破八千万。如果充电设施跟不上,到时候排队现象可能会更常见。要改善这种情况,需要统一规划充电站布局,加快快速充电技术的推广,同时探索更合理的运营模式。只有当充电像加油一样便捷时,电动车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你上次开车出门,有没有为充电发过愁呢?

346万充电桩的困局:3140万新能源车主的出行焦虑-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