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风本田,咱们大多数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那个辉煌的年代。
那时候,思域被年轻人奉为“神车”,CR-V更是城市SUV的标杆,想买它?
不加点钱,排队等上几个月都是常事。
本田的发动机技术,那句“买发动机送车”的玩笑话,足以证明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优等生”,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竟然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甚至到了自家高管都不得不承认,公司已经站在了“生死局”的悬崖边上。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个巨头如此狼狈?
咱们先来看一组让人心惊肉跳的数字。
就在2023年的第四季度,东风本田的单月销量还能冲到接近二十一万辆,那可是相当亮眼的成绩。
然而,时间快进到十五个月后,到了2025年的7月份,月销量却断崖式地跌到了只剩下四万五千辆。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原来的销量,凭空蒸发了将近八成。
车卖不出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全都积压在仓库里。
行业里有个衡量标准叫“库存系数”,简单来说,就是仓库里的车能支撑卖多久,通常认为1.5个月是个警戒线,超过了就说明问题很严重了。
而当时东风本田的这个数字,已经飙升到了2.4,远超警戒线。
这就好比一个大型超市,进了一大堆新鲜蔬菜,结果买的人寥寥无几,眼看着菜叶子一天天变黄,再卖不出去就要烂在手里了。
对于车企来说,每一辆库存车都是实实在在被占用的资金,这么多车卖不掉,公司的资金链自然就绷紧了,发出了危险的信号。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其实,这场危机的种子,在早些时候就已经埋下了。
在过去两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新能源革命,而东风本田似乎有些后知后觉,做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误判:它把几乎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最擅长的燃油SUV上。
他们相继推出了当家花旦CR-V和XR-V的换代车型,想靠着老本行的金字招牌继续打天下。
这个思路在过去或许没错,但在今天,市场环境已经完全变了。
在15万到25万这个价位,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卷”的地方。
就在本田信心满满地推出新款燃油车时,以比亚迪宋PLUS、吉利银河L7为代表的一大批国产插电混动车型,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它们带来了一个颠覆性的优势:超低的用车成本。
这些车,平时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回家充充电,一度电几毛钱,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算跑长途,发动机介入工作,百公里油耗也能轻松做到“3字头”或“4字头”。
这一下,直接把燃油车最引以为傲的“省油”这张王牌给彻底废掉了。
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同样花二十万,一边是一辆只能加油,一公里要七八毛钱的合资SUV,另一边是一辆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综合下来一公里可能就一两毛钱,而且配置、内饰、智能化还全面领先的国产混动车,这道选择题,答案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面对新能源的大潮,东风本田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
他们也尝试推出了自己的纯电系列“e:NS”,试图在新的赛道上扳回一局。
但首款车型e:NS1一上市,就让人大跌眼镜。
定价高达18万到21万,可续航里程却只有短短的420公里。
在2024年的中国市场,这个价格、这个续航,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
同价位的国产电动车,续航普遍达到了六七百公里,车内的智能大屏、辅助驾驶系统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e:NS1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智能手机时代,拿出了一款售价昂贵的诺基亚按键机,市场的冷遇可想而知,上市后头几个月,平均月销量连一千辆都不到,这标志着东风本田的第一波电动化转型,以失败告终。
总部的战略失误,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压力最终传导到了最前线的经销商身上。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报告,东风本田全国的经销商,亏损面已经达到了惊人的62%,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4S店都在赔本赚吆喝。
开店做生意,图的就是个利润,现在车卖不出去,每天还要承担着高昂的店面租金和员工工资,投资人的信心自然开始动摇,超过三成的投资人干脆推迟了开新店的计划。
为了帮助经销商清理库存、回笼资金,厂家只能采取“割肉”的方式,不仅下调了销售任务,还对那些卖不掉的老旧库存车追加了3%到5%的返利。
这相当于厂家自己掏钱补贴,求着经销商把车卖掉,这么一来,卖一辆车的利润几乎被压榨干净。
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缓解压力,但长期来看,对品牌价值的伤害是巨大的。
被逼到绝境的东风本田,终于意识到不变不行了,一套自救方案被紧急摆上了桌面。
首先,是在电动化上彻底转向,计划在2026年前,一口气推出五款纯电动车型,而且这次学聪明了,不再闭门造车,而是选择和国内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宁德时代深度合作,采用最新的电池技术。
这表明他们终于承认,在新能源的核心技术上,必须借助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其次,是正视插电混动的市场力量,决定将武汉第二工厂的燃油车生产线,提前改造为混动生产线,预计能释放出二十万辆的年产能。
这个决定,意味着他们终于看清了当前市场的真正需求。
最后,是在渠道上降本增效,将之前为电动车单独建立的销售网络,合并到传统的4S店中,以节省高昂的运营成本。
然而,所有这些计划都需要时间去落地,而对于此刻的东风本田来说,最宝贵也最稀缺的,恰恰就是时间。
根据公司内部的估算,如果明年的销量不能恢复到月销十万辆以上的水平,公司的现金流缺口将扩大到七十亿元人民币。
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留给东风本田的窗口期,可能真的只有一年了。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这位曾经的王者,能否跨过眼前的生死线,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位置,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