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多就能买一辆大众? 你没看错就在这个月一汽大众宝来的终端成交价直接干到了4字头这价格一出整个紧凑型轿车市场都炸了锅。 要知道以前想买辆合资品牌的车至少得准备七八万现在宝来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性价比”三个字刻在了脑门上。 它瞄准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常年霸榜销量冠军的日产轩逸。 轩逸现在卖6万左右听着也不贵可跟宝来一比瞬间就显得不那么香了。 你说这不就是冲着“扳倒轩逸”去的吗?
别以为这只是价格战的噱头宝来这次真不是来凑热闹的。 从产品力来看它几乎在每一个维度都压了轩逸一头。 先说动力宝来全系标配涡轮增压发动机1.2T起步最大马力116匹峰值扭矩200牛·米这数据放在同级里已经够看。 轩逸呢? 还在用1.6L自吸马力135匹账面看着还行实际开起来那股子绵软无力的感觉特别明显。 尤其是市区频繁起步的时候轩逸的CVT变速箱总给人一种“肉”的感觉而宝来的7速双离合虽然偶尔有点顿挫换挡快动力响应直接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
最夸张的是宝来最快的1.5T版本零百加速只要8.7秒这速度都快赶上一些小钢炮了。 而轩逸? 官方数据是12秒开外实测更慢。 你想想同样是十几万的车一个能让你在红绿灯起步时轻松甩开对手另一个还得等转速慢慢爬升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宝来全系都能加92号汽油不像某些豪车非得喝95甚至98日常用车成本直接拉低一截。 百公里油耗也就5升出头跟轩逸的5.6升比起来一年跑个两万公里油钱又能省下好几百。
空间这块宝来也是实打实的大。 车长4米67轴距2米68在同级别里属于第一梯队。 后排坐三个成年人完全没问题腿部空间宽敞头顶也不会顶。 轩逸虽然号称“移动大沙发”座椅确实软轴距只有2米7实际体验下来后排中间乘客的脚部空间有点局促。 而且宝来很多车型都配了全景天窗坐在车里不压抑光线通透轩逸高配才有低配连天窗都没有关上车门就是一片黑。
说到配置宝来这次真是把“科技感”玩明白了。 全系标配全液晶仪表盘和大尺寸中控屏最低配的屏幕都有8英寸高配直接上到12英寸UI设计简洁反应也快。 轩逸呢? 低配还是机械仪表中控屏小得可怜功能少得可怜。 手机互联、语音控制、远程开锁这些基础功能宝来全系都有轩逸得顶配才给。 更别提驾驶辅助了宝来中高配直接给你拉满主动刹车、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碰撞预警一个不少全系还标配6气囊、定速巡航、倒车影像安全配置直接拉到顶。
轩逸的辅助驾驶系统叫ProPILOT Assist听着高大上功能有限只能在高速上用市区基本歇菜。 宝来的系统虽然没那么花哨的名字实用性更强日常通勤、堵车跟车都能派上用场。 你想想早上赶着上班路上堵得水泄不通宝来能自动跟车、自动刹停你只需要扶着方向盘就行轩逸就得自己踩刹车、踩油门一脚一脚地挪累不累?
内饰用料上宝来也明显更讲究。 中控台层次分明软性材质覆盖面积大摸上去不像是几万块的车。 高配车型还有双色内饰加氛围灯晚上开车车内氛围直接拉满。 轩逸的内饰还是老样子硬塑料居多虽然设计简洁质感一般时间一长容易发黄发亮。 而且宝来的隔音做得相当不错高速跑起来胎噪、风噪都被压得很低车内对话不用扯着嗓子喊。 轩逸虽然座椅舒服隔音一般尤其是过减速带时底盘传来的噪音特别明显。
外观方面宝来这次换代后彻底摆脱了“老头乐”的标签。 前脸贯穿式镀铬条连接两侧大灯视觉上更宽更稳LED大灯点亮后辨识度极高。 车身腰线凌厉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灯营造出一种俯冲的姿态。 五辐式轮毂造型动感配上微微上扬的车尾整体看起来年轻、运动、有活力。 轩逸的外观偏向家用、稳重线条柔和适合中年用户对年轻人来说多少有点“爹味”太重。 宝来这设计明显是冲着年轻家庭用户去的既要实用又要面子。
底盘结构上宝来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非独立悬架这点确实不如轩逸的多连杆独立后悬。 大众的底盘调校功底摆在那儿虽然舒适性稍弱稳定性、支撑性更强过弯不飘高速行驶更有信心。 轩逸的底盘偏软走烂路滤震不错高速过弯侧倾明显给人一种“晃晃悠悠”的感觉。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或者喜欢稍微激烈一点的驾驶宝来的底盘反而更讨喜。
最关键的是宝来这4万多的价格是怎么来的? 其实背后是一汽大众的精准战略。 他们很清楚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更看重实际价值。 所以宝来直接把价格打到底用产品力说话。 而且这款车的保值率一直不错三年保值率在65%以上比轩逸略低一点考虑到入手价格更低整体用车成本依然占优。 维修保养方面大众的4S店遍布全国配件便宜工时费透明不像某些品牌修一次车就得大出血。
这波操作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觉得宝来这么降价是不是质量要缩水? 其实不然这款车的车身结构、安全标准都没变还是大众MQB平台出品品控体系严格。 也有观点认为这种价格战会扰乱市场让其他品牌没法活。 市场就是这样优胜劣汰消费者才是最终受益者。 你花更少的钱买到更高级的配置、更强的动力、更大的空间何乐而不为?
还有人说轩逸靠的是舒适和省心宝来再强也抢不走它的用户。 这话有一定道理别忘了现在的家庭购车需求已经变了。 以前可能只求“皮实耐用”现在还要“智能、科技、驾驶乐趣”。 宝来正好踩在了这个点上。 它既保留了大众一贯的可靠性和燃油经济性又加入了年轻人喜欢的科技配置和驾驶体验。 轩逸还在原地踏步宝来已经完成了自我进化。
4万出头的价格已经逼近一些国产A级车的顶配。 比如吉利帝豪、长安逸动顶配也就七八万品牌力、底盘质感、动力系统还是跟大众有差距。 现在宝来直接把价格压到这个区间等于是在降维打击。 你说消费者会怎么选? 是要一个国产车的高配还是一个合资品牌的入门款?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哪怕配置低点挂着大众标开出去更有面子后期 resale 也更保值。
这波价格战不只是宝来和轩逸的对决更是合资品牌与市场现实的博弈。 过去几年合资车靠着品牌溢价躺着赚钱现在新能源崛起国产车疯狂内卷它们不得不低头。 宝来这一招看似是降价求生实则是主动出击用最低的价格守住市场份额。 它要告诉所有人:大众依然能打。
参考来源 · 4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