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水箱前面的格栅的作用是什么

一、先搞懂:水箱前面的 “格栅”,到底是个啥?

汽车水箱前面的格栅的作用是什么-有驾

打开引擎盖你会发现,汽车前脸那片或横条、或蜂窝状的 “格子”,背后正对着水箱和冷凝器 —— 它就是汽车格栅(也叫进气格栅)。很多人觉得它只是 “颜值担当”,比如运动车型的大尺寸蜂窝格栅、豪华车型的镀铬直瀑格栅,确实能提升辨识度,但要是只把它当装饰,可就太小看工程师的设计了。

二、核心作用:没了它,你的车可能跑着跑着就 “罢工”

1. 给发动机 “降温”:最关键的 “散热通道”

汽车行驶时,发动机运转会产生大量热量,靠水箱里的冷却液循环带走热量。而格栅的第一个核心作用,就是引导空气进入引擎舱,让冷空气穿过水箱散热器。就像夏天吹风扇降温,格栅就是给水箱 “递风扇” 的通道 —— 要是格栅被遮挡(比如贴满车贴、积雪覆盖),冷空气进不来,水箱温度会快速升高,轻则触发 “水温报警”,重则导致发动机过热损坏。

2. 帮空调 “省电”:隐藏的 “制冷小助手”

除了水箱,格栅背后还藏着空调系统的冷凝器(负责把制冷剂的热量散出去)。夏天开空调时,格栅引入的冷空气会穿过冷凝器,帮制冷剂快速降温,这样空调压缩机就不用 “拼命工作”,既能让制冷更快,还能间接降低油耗(燃油车)或电耗(新能源车)。反过来,冬天开暖风时,部分车型的格栅会自动关闭(比如带主动闭合功能的格栅),减少冷空气进入,帮引擎舱快速升温,让暖风来得更快。

3. 保护引擎舱:挡住 “不速之客”

开车时难免遇到飞虫、石子、落叶,要是这些东西直接冲进引擎舱,可能会卡住风扇、划伤散热器。格栅的网格设计就像一道 “防护网”,能挡住大部分杂物,同时不影响空气流通 ——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车主会给格栅加装防虫网,本质上是强化这个保护功能。

三、进阶设计:不是所有格栅都 “千篇一律”

现在的格栅早已不是简单的 “通风口”,工程师会根据车型需求做特殊设计:

主动闭合式格栅:常见于新能源车和高端燃油车。低速或冷车时,格栅叶片关闭,减少风阻和热量流失;高速或需要散热时,叶片自动打开,保证散热效率。比如特斯拉 Model 3 的格栅就藏在保险杠下方,靠主动闭合设计平衡风阻和散热。

运动化大尺寸格栅:性能车(如宝马 M 系列、奔驰 AMG)通常用更大的格栅,因为大排量发动机需要更多冷空气散热,同时大格栅也能营造更强的视觉冲击力,符合性能车的定位。

新能源车的 “隐藏式格栅”:纯电车没有发动机,对散热的需求比燃油车低,所以很多纯电车会采用封闭式格栅(如蔚来 ET5、比亚迪汉 EV),目的是减少风阻,提升续航里程 —— 但并不是完全封闭,底部还是会预留小通风口,给电池和电机的冷却系统供气。

四、常见误区:这些关于格栅的 “误解” 别再信了

“格栅越大,车越费油”:不一定。如果是性能车,大格栅是为了满足散热需求,费油主要是因为发动机排量大;但普通家用车的格栅尺寸是经过风阻优化的,只要不是后期私自改装过大的格栅,对油耗影响很小。

“冬天把格栅挡住能省油”:短期可能有用(减少冷空气进入,引擎升温快),但长期不可取。如果挡住格栅,发动机和空调冷凝器的散热会受影响,可能导致水温过高,反而损坏车辆。

“格栅脏了不用洗”:格栅上的灰尘、树叶堆积多了,会堵塞通风口,影响散热效率。建议每次洗车时,用高压水枪轻轻冲洗格栅(别用太高压的水流,避免冲坏背后的散热器)。

五、最后总结:格栅是 “实用派”,不是只看脸

汽车格栅看似简单,却是集 “散热、制冷、防护、减阻” 于一身的关键部件。下次看到不同车型的格栅时,除了讨论颜值,也可以多留意它的设计逻辑 —— 比如新能源车的封闭格栅是为了续航,性能车的大格栅是为了散热,这些细节背后,都是工程师对车辆性能的精准把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