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

最近大家伙儿是不是都在聊车?

尤其是开新能源车的朋友,估计没少听到关于“增程车”的讨论。

前两年,增程式电动车那叫一个火,很多人都说,这才是解决里程焦虑的最好办法,开着省心,长途不愁。

可谁能想到,风向变得这么快,特别是曾经的“增程一哥”理想汽车,最近的销量数字看着有点让人揪心,连续好几个月大幅度下滑,这一下就让很多人犯了嘀咕:难道增程式电动车真的不行了?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是不是要被市场淘汰了?

咱们先来看看这股“寒气”到底有多重。

根据行业里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增程车的销量增长速度确实像是踩了急刹车。

一到七月份,整个增程车市场卖了大概64.6万辆,和去年比是增长了12.1%。

这个数字单看还行,但要是细分到每个月,那变化就太明显了。

五月份的时候,增长率还高达51.5%,那势头简直是猛得不行。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可到了六月份,一下子就收缩到了只有7.8%,再到七月份,干脆变成了负增长,下降了11.4%。

这感觉就像是夏天里突然吹来一阵冷风,让人一哆嗦。

在这股冷风里,感觉最冷的就是理想汽车了。

这家公司可以说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增程技术上,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它就是最先感受到的。

看看它的成绩单,六月份销量跟去年同期比,少了24%;七月份更厉害,少了将近四成,达到39.8%;到了八月份,这个下滑幅度还在继续,达到了40.71%。

公司自己都挺坦诚,在财报里预测,第三季度的销量可能要比去年同期下降超过41%。

这可不是小事,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这样的数据足以让投资者们睡不着觉了。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于是,各种声音都出来了,有人说,你看,长城汽车的老总魏建军当初坚持不做增程是对的,这东西就是个过渡产品,现在好日子到头了。

但是,咱们得冷静下来想一想,一个学生考试没考好,能代表整个年级的水平都下降了吗?

理想汽车的销量大跌,就一定等于整个增程车市场都要完蛋了吗?

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

咱们把视线从理想汽车身上挪开,看看别的同样在做增程车的品牌,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就拿现在势头很猛的问界汽车来说,人家七月份卖了4.35万辆车,这里面有超过七成的都是增程版。

再往前看半年,问界卖出去的增程车有10.86万辆,占了总销量的六成多。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这说明什么?

说明买增程车的人还多着呢!

还有深蓝汽车,现在基本上是全面主攻增程市场,纯电版的车都很少见了。

就连之前说要纯电和增程两条腿走路的零跑汽车,增程版的车型销量也一直能占到一半左右。

这么一看,事情就清楚多了。

增程车这碗饭,不是没人吃了,反而是做这碗饭的厨师越来越多了,而且大家的手艺都升级了,竞争变得更激烈了。

理想汽车之所以销量下滑得这么厉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之前在这个领域太强势了,几乎是一家独大。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现在其他品牌追上来了,自然会分走它的市场份额。

当理想的销量下来了,它在整个增程车市场里的占比也就下来了,七月份已经掉到了30%左右。

所以,问题的根源可能不在于增程技术本身过时了,而在于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阶段,理想汽车暂时没有跟上节奏。

那这个新阶段,新在哪儿呢?

其实就是增程技术本身在悄悄地升级换代,正在从1.0时代迈向一个全新的2.0时代,也就是“大电池时代”。

咱们先说说什么是1.0时代的增程车。

简单来说,就是像之前的理想车型那样,车上带的电池比较小,纯靠电大概能跑个一百多到两百公里。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这种设计,在市区里上下班通勤是足够了,电费便宜,开着也安静。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很多人吐槽的“有电是条龙,没电是条虫”。

一旦电池的电用得差不多了,发动机就要启动起来发电,这时候噪音就来了,油耗也上去了,驾驶体验会打折扣。

而且因为电池小,长途旅行时,发动机基本上就是常驻工作状态,那它和一辆油车也就没太大区别了。

现在,新一代的增程车,也就是2.0时代的玩家们,思路完全变了。

它们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增程车开起来越来越像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纯电动车。

怎么做到呢?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车上的电池做大!

你看看现在新出的或者即将要出的增程车,智己LS6搞的超级增程,纯电续航能到450公里;广汽埃安也发布了自己的增程技术,标准就是纯电续航350公里;小鹏X9的增程版,据说纯电续航也能达到450公里这个级别。

你想想看,如果一辆增程车,纯靠电就能跑三四百公里,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日常用车,都根本用不着发动机启动,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动车来开,享受电车的安静、平顺和低使用成本。

而车上的那个发动机呢,就从一个需要频繁介入的“辅助工”,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后备电源”。

它就静静地待在那儿,给你提供一个“永远不会趴窝”的底气。

只有当你真的需要跑一趟几百上千公里的长途时,它才会启动,为你解决后顾之忧。

理想增程降温,销量大跌,大电池时代来临?-有驾

不仅如此,2.0时代的增程车还用上了很多新技术,比如800V高压平台和超级快充。

这些技术名词听着复杂,说白了就是充电速度变得飞快。

以前给车充电可能要等个把小时,现在可能就是你下车去服务区买瓶水、上个厕所的功夫,车子就能充进去一两百公里的续航。

这种补能体验,让增程车在便利性上又向纯电动车迈进了一大步。

所以说,现在根本不是增程技术要被淘汰了,而是它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进化。

中国的汽车企业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把增程这个原本被看作是“过渡方案”的技术,玩出了新花样,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这对于理想汽车来说,当然是巨大的压力。

它现在面临的难题,已经不只是要不要推出纯电车型那么简单了,更重要的是,在它最引以为傲的增程领域,如何尽快完成技术升级,跟上“大电池、超快充”的2.0时代步伐。

如果它不能在别人已经开始上大学课程的时候,还停留在高中的知识水平,那它曾经打下的江山,就很可能会被这些新崛起的对手们一点点蚕食掉。

这场围绕增程技术的竞争,其实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部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