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甭看高大上口号,瞅一眼这地理“奇观”组合套餐,直接献上两条吉尼斯世界纪录,那场面可是真不一般。29.6米“悬天沙坡”,28°一脚刹不住就滑下来了:以前跑阿拉善、进沙漠,要糟蹋几箱油、几天假期,还得家里同意一一现在,城市边上模拟环境,直接让你体会越野快感。这还没完,哈!70米透明“浮水航行池”专门给仰望 U8秀本事,汽车下水还能直行,还带精准掉头,属实让老百姓开了眼。比亚迪这不是简简单单炫技能,等于一脚踹飞了新能源安全焦虑这只大老虎——咱连沙漠水道都能玩明白,平时上下班堵车怕啥。至于李云飞总经理“人人享、人人乐”的豪言,究竟能不能落地,是不是又一场精致的营销秀?甭着急下,精彩才刚刚开始!
比亚迪这波确实狠,从地理玩法到硬核实训,一点都不糊弄。先说抖机灵——“模拟冰道、移动抽板”这些操作,原来明明只有北欧老司机才会玩,现在人人都能上手试试:手滑打滑了?来来来,模拟场景“送”你一次安全惊魂体验,摔不疼,学得快。说句大实话,国内驾照考试,连最基本的AEB自动刹车都没体会过,更别说漂移、失控救车。“安全平权”?听着洋气,其实就是把原来那套老司机的保命手艺,下放给咱普罗大众。再瞅44米直径的玄武岩砖环道,三万块砖砌成的漂移圣地,不用特斯拉牛市,国产海狮07一样能玩儿出花儿。买一台新能源,送你一把飙车证书和安慰包?一时间,车友圈里的段子可受不住了:以前炫技是看别人,现在技术炫到自己身上——想想都有点小飘啊!
可这还不是全部,比亚迪生怕你腻了竞速,又给搓出了智能泊车、AEB、麋鹿测试诸多花活儿。啥叫“全场景生态”?你以为就是拧下油门踩刹车?人家直接拿出15300平方米多功能区,雷雨天或者女朋友非要自拍,也能找到落脚点。更会玩的,是那9000平方米的露营区。谁说赛车就得烟火跟激情?现在可以一边看星星,一边撸串,发动机声音当催眠曲——有点意思吧,这不就是给全家老小都留了位置,汽车生活,直接从地板飙到天花板!
当然了,热闹归热闹,风头正劲的背后,总有些小九九也该点出来。以往汽车赛道和赛车娱乐,是个“高冷圈子”:技术爱好者、发烧友凑到一起,花大钱、拼硬件,外人想混进去简直难如上青天。这么一大场地,这么精妙复杂的设施,能不能真的给普罗大众“用起来”?咱们别光看发布会的热闹劲,等人流退潮,万一真成一票难抢的“高端局”,还不又是“看得见,摸不着”?咱中国人讲究“安全感”,但安全体验变成噱头,真能带来实际变化吗?不少网友发帖就吐槽:你说场地好、体验全,但得预约、排队、花大钱才能玩一次,这不还是心理安慰多于实在落地吗?更糟糕的是,那些教你防失控、练漂移的课程,听着吓人,真有大妈大爷敢试?别怪我多嘴,真做“全民普及”,光靠硬件堆砌,没把服务和机制配套到位,最后不也是一场“技术冒险秀”?
郑州固然新鲜,可你合肥再火、绍兴再美,“三极联动”的宣传口号管不住全国人民的胃口。“新赛道计划”说得挺大声,影响范围真能如宣传那样?大城市里的演艺派对,能解决小城镇驾驶者的日常困惑?现实里,留给“鄙视链”外人的空间,真有想象中那么宽吗?怕就怕,表面是汽车文化输出高潮,实际是马太效应再升级:有条件的越来越会玩,没条件的还是边上喝茶。
可别急着拍板比亚迪是嚷嚷一阵的“秀场王”。事实上,所谓“全民赛道”这事,背后藏着中国汽车文化一个大坎儿——“普及和高端”的巨大断档。你说中国是汽车大国,可说起汽车文化,十个人有九个懵——赛车?漂移?救车?都觉得离自己十万八千里。如今做了个赛道,不是单秀马力,居然想着把“玩得起”的门槛往下拉,孩子、老人、女生、摸过方向盘的甚至无驾照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项目,一次体验下“教科书”都不教你的知识。这可不就是在给整个社会打教科书之外的补丁?
中国车企过去吹得最狠的,都是“参数控”“新科技”,甭管买不买账,反正就是不让你亲自摸。比亚迪这回直接联合中汽摩联,杀进一线:无论你是飙车梦破碎的旁观者,还是地库里天天挑车位的“都市小白”,都可以来感受“极限操作”。更关键的是,那些安全辅助、失控救车技能,明明是中国路况最缺的。现在,你不用攀关系,来场地“交学费”几个包夜钱,周末全家科普一遍,奇葩交通事故以后真能少点。更别说,露营+赛车的新玩法,在城市人群“脱网养生”的呼声最高的时候,反而找到了新出口。一段赛车,一顿篝火,星光作伴,体验感直接拉满,这不正是咱们这代人“生活方式进化史”的脚注?
更劲爆的是,合肥、绍兴的赛道,不仅提供区域互动,还以实际行动扩大“新赛道计划”版图。百万人上下赛道,不再是中看不中用的口号,而是真成了“下场即普及”的现实。“全民参与”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让“汽车娱乐”成了和吃火锅、看电影一样的周末选项。说到这,不得不服——中国连“玩车”都全民化,咱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指定比欧洲那帮老司机还卷!
美梦归美梦,真来的现实考验也不小。有志者为赛道抢鲜排队,而另一边远离城市的普通司机,更多关心的哪里是什么老司机操作,天天上下班连红绿灯都快厌了,看这些高大上线下活动,还是和自己有点距离感。赛道能玩、多好玩还得靠后期内容持续供给:你光场地牛,服务不到位、活动搞不出新意,大家热劲一过还不是各回各家。更别说,目前中国大中城市汽车消费结构两极分化,小地方的驾驶新手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特意进一回赛道。换句话说,赛道地标变了,但“普及全人群”离“已经实现”还得再慢慢熬。
再就是社会观念问题。以前练漂移、耍极限,在中国人眼里哪是雅事?不少上了年纪的司机闻“赛车”色变,左一句“危险”、右一句“不成熟”,还容易把“玩车”和“不正经”挂钩。要是真想让赛道普惠为全社会的交通安全贡献力量,单靠厂家带节奏可不够,得从小教育、从舆论导向,甚至路考制度都一块改革。否则岁月静好的背后,热闹终究只是热闹,未必能浇到“全民健康驾驶”的地里。
还有一个现实是,技术升级总跟资本投入绑一起,场地维保、项目创新、训练师资继续跟进,这都不是说有就一直有的。别一番激情过后,战线拉得太长,用户和市场就“自己买单”,那么普惠的初心岂不是成了“豪门俱乐部”进化的新外衣?
我得说,咱比亚迪这回的操作,噱头与诚意双管齐下,看上去是真的要把汽车娱乐、汽车安全“全民大锅饭”炒到新高度。可要真做成“抬头望见、伸手即得”的普惠体验,说实话,真需要点定力和耐心。别光看热闹、喊口号、刷吉尼斯纪录,实际落地、服务延伸、全民覆盖才是“大考题”。还得夸一句,敢啃这块“硬骨头”,至少证明中国车企走进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大门。但要真想赶上欧洲“从娃娃抓起”的汽车文化,还得步步为营,把细活做好。
这一番华丽转身,做成了是“文化自信”的大锅盛宴,做砸了就是一地营销拉锯。你说好体验,要人人可享,别到头来“只顾自家王侯贵胄同乐,百姓只配隔窗听风”。真正的“全民赛道”,永远不止于一场发布会和几条花哨赛道,更要能够融入千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接得住地气,经得起时间。
好家伙,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们啥想法?你觉得比亚迪这场“全民赛道”“技术普惠”的宏大戏码,是不是终究会变成有条件的人的专属玩具,“高攀不起”的幻影?还是说,它能真真正正落到咱普通人的锅碗瓢盆里,“把平民的快乐卷到天花板”?你是看好“文化自信本土化”能从地标赛道跑进生活,还是吐槽这套“新赛道计划”看起来热闹,实际和你我生活八竿子打不着?欢迎留言划水,咱们吵一场“真·全民”的汽车民主大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