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上海车展交答卷,以“渐进式创新”打赢合资升维战

当ID.AURA概念车以流动的光影切割上海车展的聚光灯时,一汽-大众用一场“未来与当下”的双向奔赴,向外界展示了合资品牌的另一种可能。

从CMP电动平台到全自研智慧座舱,从全新揽境的燃油旗舰到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匠·心服务”,一汽-大众正以体系化实力重构合资品牌的价值坐标系。

一汽-大众上海车展交答卷,以“渐进式创新”打赢合资升维战-有驾

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的ID.AURA概念车,是一汽-大众向电动化深水区进军的战略支点。这款基于大众全新CMP平台打造的纯电紧凑轿车,其意义远超设计语言革新——作为大众集团首个由中国主导开发的电动平台,CMP不仅支持纯电、插混、增程多元动力形式,更以模块化架构实现开发周期缩短30%、成本优化40%的颠覆性突破。这种“中国速度”与“德国精度”的融合,标志着合资品牌从“技术引进”到“反向输出”的范式转变。

CMP平台的战略价值在于破解了合资车企的转型困局。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复杂格局,该平台通过高度灵活性,使一汽-大众得以快速布局纯电轿车、SUV及跨界车型,同时保留应对政策与市场变化的战略弹性。到2030年,依托CMP平台衍生的5款纯电、2款插混及2款增程式车型,将构建起覆盖主流价格区间的电动产品矩阵。

智能化层面的突破更具深意。全新CEA电子电气架构的亮相,全自研智慧座舱首次亮相,一汽-大众用34年造车数据训练出的AI交互系统,正在重新定义“德系智能”:不再是冰冷的功能堆砌,而是基于2000万中国用户行为画像的“场景化服务”。

在全新揽境5152mm的庞大身躯上,一汽-大众演绎着燃油车时代的终极进化论。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与德系底盘调校的组合,让这款“燃油SUV旗舰”在电动化浪潮中依然保持产品力压制。这种坚守不是保守,而是基于对中国市场深度洞察的战略定力——当部分品牌为追逐流量放弃燃油车研发时,一汽-大众用“六序成型冲压工艺+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的制造体系证明:传统动力车型仍能通过极致工艺进化赢得市场。

一汽-大众上海车展交答卷,以“渐进式创新”打赢合资升维战-有驾

品质承诺正在成为一汽-大众对抗行业内卷的利器。2024年推出的“双终身”质保政策,将合资品牌的售后服务标准推向新高度: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整车终身免费救援,这不仅是对自身供应链体系的信心背书,更是对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深度运营。相比新势力靠融资续命的服务承诺,一汽-大众的质保政策有着更坚实的根基——长春、佛山、青岛、天津四大生产基地构成的240万年产能体系,1200家经销商网络构筑的服务毛细血管,这些重资产投入筑起了难以复制的品质护城河。

面向2025年的“破界”战略,一汽-大众展现出大象起舞的灵活性。在电动化领域,其通过CMP平台实现多技术路线并行;在智能化赛道,依托CEA架构保持每12个月一次OTA大升级的迭代速度;在服务体系端,以数字化工具重构用户旅程。这种“燃油车做精、电动车做透、服务做深”的三维布局,为合资阵营提供了转型样板——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拒绝变革,而是在坚守核心能力的同时,以体系化创新实现渐进式突破。

一汽-大众上海车展交答卷,以“渐进式创新”打赢合资升维战-有驾

在上海车展,一汽-大众完成了一场跨越时代的价值传递。34年造车史沉淀的制造基因,2000万用户托付的品质信仰,与面向未来的技术魄力,在这家企业的战略蓝图中熔铸成独特的竞争哲学:既不做颠覆传统的莽夫,也不当固守陈规的遗老,而是以“渐进式创新”实现大象转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