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跨界造车会否迎来新爆发?比亚迪、小米齐聚2025年硬核争霸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能站稳脚跟的是哪些企业,能笑傲江湖的是谁?南方周末的一份报告,让我们看到了消费电子和汽车行业不为人知的暗战内幕。这些头部企业在2025年展现出怎样的风貌,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拼杀?这场“科技拳击赛”可谓每一招都寸寸扎心。

消费电子跨界造车会否迎来新爆发?比亚迪、小米齐聚2025年硬核争霸-有驾

先看消费电子这块的玩法,数据显示,397家企业入库,371家披露研发投入,竟然砸进去2700多亿!光是前十名企业,就占了近半数的研发支出,达1200多亿。什么样的企业敢在科技领地如此撒钞票?答案已经出来了,小米一马当先,美的紧随其后。小米这个“网红”牌快人一步,从消费者的手机一直秀到自家SU7汽车,研发投入猛踩油门,2024年直接加码25%,豪掷240亿,研发人员还涨了近两万。这种战斗力不可小觑。SU7竟然成为了小米营收的“发动机”,销量暴涨,谁说“小米造车会砸”?拿成绩说话吧!但也别以为跑得快就一定稳,小米“安全隐忧”没能藏住,事故频发,可能就是它拿“年度争议品牌”的缘由。

再瞅瞅第二名美的,虽然在投入上略逊一筹,但人家靠积累建起了自己的护城河——专利数量和技术标准甩了小米几条街。工业富联和立讯精密这两个果链厂商,也凭着雄厚的人力稳定输出,硬是在激烈竞争中“龙虎相争”。不过TCL科技就不太妙,尤其新能源光伏业务啪叽翻了个跟头,紧跟着净利润也一并失速,曾经的老大哥突然失去了土壤,是不是眼瞅着要凉?

消费电子跨界造车会否迎来新爆发?比亚迪、小米齐聚2025年硬核争霸-有驾

让我们再来看汽车行业的热度,比亚迪依旧是大哥大,新能源领域的满分加持让它碾压各路对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破千万,单凭比亚迪就吃下了三分之一的“蛋糕”,一年卖出四百多万辆车。研发投入更是无敌,直接狂砸500多亿,手下的研发人员竟然有12万之多,这已经不是团队,是“为梦想烧钱的巨无霸军队”。

但老兵厮杀的战场,往往最爱混入新锐势力。东风集团和赛力斯就是这种“黑马”改写者。东风跑出了一波势能猛增,研发产出分数大涨,拿科技大奖拿到手软,一跃杀进前十。而赛力斯则取代了理想汽车,同样是靠研发硬实力搭建桥头堡。你看吧,原来汽车圈也不完全是“车圈富二代”的天下。另外,还有智能驾驶的崛起,这一定是未来风向带火的赛道,但争议不断,安全问题稳稳成了所有人回避不了的痛!

消费电子跨界造车会否迎来新爆发?比亚迪、小米齐聚2025年硬核争霸-有驾

两份榜单看下来,摄人心魄的不是企业名字,也不是亿万级的数字,而是喊话给所有人的“研发教训”。一分研发,一分命运,不管是消费电子还是汽车制造,头部企业的pk赛风起云涌, 硬实力为王。技术创新回归初衷,解决安全问题啦。否则,砸再多的钱,只会砸出一个不稳定的“烟花”,炸得辉煌但伤于焦灼。

不过咱吃瓜群众要想深入读懂这场创新的竞赛,也该花点心思琢磨。消费电子跨车造车,高利润槽点能否持续?新能源车熬过“这个冬天”,比亚迪的龙故事会有第二季吗?安全隐患能否成为你我坚守的价值底线?

消费电子跨界造车会否迎来新爆发?比亚迪、小米齐聚2025年硬核争霸-有驾

有流量不等于赢家,砸钱研发固然重要,但终归技术沉淀才是硬通货。无安全,不科技,难道不是智造者们最该铭记的定律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