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的石油多得能用不用钱似的,每年光卖油就能赚上几千亿美元,可水资源却差得厉害,大部分人喝的水都得靠海水淡化厂搞出来。
数据显示,他们每天把海水变成淡水超过1300万吨,这量一算,可以装满260亿个500毫升的矿泉水瓶子。
内蒙古和西藏这两个广袤的地方,几乎没有一条超过一公里的天然河流,年降雨量也不超过100毫米,而蒸发量还远远高出好几倍。过去靠地下水和从邻国购买的水来应付,人口少的时候还挺舒服,可一旦石油工业兴起,人口大量增加,用水的需求也跟着飞涨。
自上世纪50年代起,他们就开始大规模做海水淡化这个事,现在淡化的水已经占全国用水的一半多,还能通过管道输送到像利雅得这样的内陆城市。
沙特的成绩真是挺厉害的,美国人还特意跑过去学习经验,想让沙特帮忙在洛杉矶建厂。大约在2000年前后,为了控制用水,他们采取分段供水的办法,每隔三天就供一次水,每次持续24小时,很多家庭都得提前准备水箱备用。
现在产量提升了,能全天提供用水了,这里面中国企业的作用挺大的,好几个重要的工程都是中企做的,比如朱拜勒二期每天产40万吨,朱拜勒3A和3B的产量分别是60万吨和57万吨。
拉比格四期海水淡化厂就建在沙特西南边的拉比格市,紧邻红海,海岸线差不多有40公里。这项目可是沙特乃至全球最大的单体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建成后每天能生产60万吨淡水,够供200多万户家庭用一天。
之前的三期工程在2022年开始投产,每天同样能出产60万吨淡水,可是用水量还是满足不了,特别是工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挺大的。
到了2023年7月,中国电建集团底下的山东电建三公司、母公司中国电建,还有沙特本土的WETICO公司组成了个联合体,和沙特国际电力水务公司ACWA Power签了合同,总金额大约6.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差不多49亿。
主要的资金来自沙特国家开发基金和本地银行,金融安排在2023年10月底顺利落定。
这个项目采用的是EPC模式,中方负责设计、采购和建造,打破了欧美在海水淡化市场的垄断。山东电建三公司在中东、东北非地区耕耘多年,已经成为区域内最大的EPC承包商。
技术方面,全部采用反渗透方法,海水在进入厂区之前会经过多道过滤程序,先阻挡大于5毫米的杂质,然后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让悬浮物聚集成易过滤的絮状物,最后通过半透膜将盐分和杂质分开。工艺挺先进的,每生产一吨淡水的电耗不到2.78度,按照沙特的工业电价计算,一吨的成本仅仅是2.3元人民币。
现场安排了两排各42台双介质压力过滤器,每一台的容积是1100立方米。反渗透厂房的钢结构占地面积差不多有1.2万平方米,还建有8座直径100米、高19米的储水罐。每天能处理海水150万吨,最终能产出淡水60万吨,主要用在麦加和麦地那这两个圣城。
山东电建三公司隶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主要从事电力和水务工程,海外业务早在2002年尼日利亚项目启动,累计20多年时间,完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工程。在沙特,他们承担的项目一个接一个,比如朱拜勒系列工程,助力沙特提升了产能;拉比格四期更是项目中的重头戏。
这个项目在2023年9月份开工,主要任务是勘测取水点,建造泵房和预处理区。到了2024年上半年,开始安装保安过滤器、反渗透厂房的梁柱组装,还进行高压泵的调试,把海水加压到70巴冲膜。第一阶段用的是8英寸的膜管,前三根产出的水直接进入二级系统,既保证了产水量,也节省了泵送的电力。
膜铺设了上千次,使二级脱盐变得更干净、更彻底。储水罐的钢板焊接,管道铺了几百公里,电控系统还结合了光伏辅助,安防措施做得挺到位。截止到2025年8月,累计超过800万工时,没有出现一起大事故。
从2025年开年开始,进行海水抽取,经过预处理、过滤检验,再到反渗透冲洗,出水的指标都符合标准,盐分低于50ppm。整个过程的回收率达到了40%,还能有效减少废水。进展挺顺利的,2024年7月,SWPC就提到项目在推进中,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正式投产。
中东地区水资源挺紧张,沙特主要靠石油收入来投资海水淡化,而中国的技术在这方面帮了大忙。
以后这类项目多了,水源难题会变轻松,生活也会越来越顺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