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

新款天籁PLUS来了,外形一改过去那种走“稳重路线”的老天籁作风,看一眼就能感受到所谓的年轻化、科技感和那股子想要冲出舒适圈的劲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曾被大家昵称为“日系移动大沙发”的天籁,真的要转型了吗?这一波升级,是不是能让它重新定义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或者说,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抓住现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我想聊聊。

首先,尺寸加大这事到底靠不靠谱?有人说,买车尺寸只是一道门槛,真正要解决的是“你为什么需要更大的车”。以前的天籁就已经足够长了,新款直接拉到4920mm都快赶上行政级轿车了,是不是想让你家停车位也重新丈量一下?可问题是,大多数家庭用轿车,不见得真的是因为“长度不够用”,更多恐怕是心理上的满足 — 看着大气,坐进去有安全感。天籁PLUS的加长会让它更舒服吗?还是只是让市场定位更模糊?

别的不说,这个尺寸如果真落实,未来在二线城市,那些还没地下车库的小区都要为了它头疼。谁还记得当初大众帕萨特加长的时候,大家还拿这事儿调侃过一阵。而日产直接一步到位,寸土必争,难道这就是用空间去给大家带来面子感?可是,现在大家更在乎的是车里的智能化、动力、油耗……只靠尺寸加,未免有点“空洞”。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接下来说说飞翼前脸和贯穿尾灯。新车上市,外观肯定是第一话题。日产这次勇敢用上了“展翼式”设计,飘逸中带些侵略感,再加上全车最抢眼的贯穿式灯带,一下子就让车主在晚上多了点“优越感”。但你说这玩意儿真的高级吗?每家车企都在贯穿、流线、刀锋、高亮这几种设计语言里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弄得大街上从10万到4、50万的轿车都像是一个师傅刻出来的。那属于天籁自己的辨识度还剩多少?

天籁一直以来都是靠内敛、舒适取胜;现在这套“运动外壳”会不会水土不服?一天到晚说追赶年轻人,实际这些看重个性的年轻人要么去买纯电,要么去搞德系,说到底是不是天籁还没放下自己原有的包袱?有没有可能在设计风格上,最后“两头不到岸”?你看贯穿尾灯是好看,晚上停车也方便,但这几年贯穿式尾灯烂大街,真的还能激起用户的购买欲吗?

动力总算跟上节奏了。这回匹配的是2.0T涡轮增压,243匹马力,371牛米扭矩,光看数据就比以往的“舒适优先”的调性刺激多了。小排量、大马力,带点“运动”的味道。看着不错,开着会怎样?日产的发动机技术在业内也算靠谱,尤其是这台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理论上能做到兼顾性能和油耗,但问题还是那个:你愿不愿意相信CVT的传动表现?

大家都知道,CVT无级变速箱一贯给人“没激情、没冲劲”的感觉,习惯了德系双离合的朋友可能会说这就是“软绵绵的面条”。日产到今天还坚持用CVT,背后其实是“省油”和维修经济的考量。可随着新能源、混动的崛起,用户越来越不满足于过去那种“一油门到底”的平顺。他们开始想要“又快又省又有乐趣”,那这样一台大车,真能带给你想要的“驾驶快感”吗?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放在今天的市场大环境里,大家会发现所有合资品牌轿车都在拼“性价比”和“配置”,一打开天籁PLUS的配置单,缺一不可。智能化车机、充电口、氛围灯、主动安全系统,这些都是新一代消费者下单的“刚需”,没有谁敢掉队。但我们更关心的是,日产这一次会不会认认真真做一个“中国特供”,把所有新潮配置铺满,还是象征性地搞出一两个“高配版”,让你一查价格就望而却步?

说到价格,我们不得不提天籁过去一直存在的问题——“优惠巨大,实际售价远低于指导价”。如果新天籁PLUS最终还是走老路,指导价出来很吓人,实际一查优惠三四万,那是不是告诉你厂家对自己还不自信?如果说新天籁PLUS真打算重新树立品牌形象,为啥不能痛痛快快直接放个诚意价?反正天籁本身也不是“稀缺品”,搞那么多“套路”是不是有点不好看?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车型英文名又换回TEANA了。你说这事对于普通用户有啥意义?日产自己内部也许觉得“ALTIMA”太国际化,回归“TEANA”更容易让中国消费者认同。其实就是给大家重新讲一个故事,但现在的消费者真的会在乎“叫啥”吗?大多数人买车还是看价格、配置、动力、空间,把品牌故事留给营销部门吧。

至于内饰,目前没曝光,但大家都知道,日产的“移动沙发”金字招牌很多年了。座椅舒适是天籁一大优势,新款会不会在内饰多些科技感、多些用料上的诚意?这就非常考验日产对中国消费者的胃口了。要知道好多人在选天籁,其实就是冲着后排坐着舒服、隔音好、乘坐体验佳去的。外观激进了,内在能不能保持舒适,才是检验产品定位的关键。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现在对用户来说,买天籁到底图个啥?是图便宜?图空间?图动力?图品牌?还是啥都图?其实这一代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聪明,他们知道花二十多万买一台合资轿车,不单单是入门身份标志,更是兼顾了可靠性、保值率与使用成本。而这些年国产自主品牌把15-20万的中型轿车市场杀得人仰马翻,天籁能否靠PLUS这一次“大变脸”扳回一局?如果继续死磕合资老路,迟早还是被“新势力”卷下去。

汽车市场变化太快,现在谁也无法预测一款新车上市后能不能成为爆款。以前天籁靠着一个“舒适、省油”,赢得无数家庭用户。现在加长、运动化、强动力,这样的组合在市场上已经不是新鲜事。日产天籁PLUS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一次外观改动,也不是尺寸加一截、动力提一点,而是怎么继续用自己的优势俘获更多渴望品质生活的消费者。如果能让大家花同样的钱,享受更贴心的服务、更实用的配置、更扎实的体验,那“PLUS”这个加号才真的有意义。如果只是让参数好看,宣传更猛,最后落地还是千篇一律,那天籁PLUS也只是昙花一现。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天籁PLUS外观运动,尺寸加长,动力配置升级-有驾

大家选车,总归还是要回到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你喜欢豪华,那看豪华品牌;追求性价比,盯住配置和实用;要省心可靠,合资老牌还没掉队。对于天籁PLUS这款车,谁买,谁开,谁用得舒心,才是决定它未来的答案。到底是摆脱过去“老年旗舰车”的形象,焕发新生,还是一场换汤不换药的市场杂耍,还得交给使用者下最终结论。所以,别光看参数,别光听宣传,试驾、体验过了才知道是不是你的菜。天籁PLUS,你值得等等看。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