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中国汽车没文化,那我只能说你跟我一样浅薄。以前我也觉得中国车顶多算个铁皮罐头,会发光发热就谢天谢地了,指望它承载“文化”?还不如指望火锅煮出个文物来。但有天我遇上长城汽车,看它折腾出的那些招数,竟然让这想法有点动摇——像我这种逢人只会主动自嘲的,突然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浅得溅起不了水花。
说到造车的底蕴,老外当然爱吹他们流水线比我爷爷年纪还长,我信。可中国人要论历史,那是别人家地基都打不穿的层。我一直觉得,百年工业也好,千年文化也罢,放中国车企身上都显得委屈。毕竟,我们有扬州八怪,有敦煌壁画,有魏晋风骨,还有车企领导人一言不合就下赛道、进沙漠、蹭敦煌。这不,长城汽车把技术研发当成了在戈壁里找水,又当成在敦煌壁画里挑颜料——干脆利落得就像削个黄瓜皮,刀刀精准。
说长城汽车技术硬气,是有点道理的。你以为他们是靠外资转技术扶正腰杆?不,他们是直接把腰杆劈断重接、打上“中国制造”钢印,再出口卖到外国佬家里去。底层技术突破、核心零部件逆袭成自家拿手好戏,全产业链布的那叫一个密不透风,倚天剑都戳不进。三家子公司混进全球零部件百强,还顺便给国际大厂打个零工,这画面太美,我一下子感觉中国制造的腰板比世界上莴苣杆都直。
有人说投入大了不见得有回报,长城汽车偏不信,研究上砸锅卖铁地往里扔钱,年年百亿—反正钱多了,技术的命才长,不然明天就只能去德国收二手零件卖。你要是还觉得中国人就擅长引进吸收,那请问四点零T的V8发动机在你家见过吗?没错,以前V8是老外说了算,现在长城汽车把它搞成了自家土特产,还像卖榨菜一样要大卖特卖,你乐不乐?一向喜欢追星的中国网友,这回终于可以抱上自己家的“大V”,国外车企的独角戏被中国双截棍给踢馆了。
但长城的骚操作远不止这些,让我这个被现实毒打惯了的人都不禁有点小感动。智能化领域,Coffee Pilot Ultra和Coffee OS 3什么的,听着像在卖咖啡,但人家却是真的能让新能源开的更远、更省、更安全。开车变成一种享受生活的事儿,不是魔幻现实主义,是国产汽车努力修炼出来的底气。要真有一部能自动规避坎坷人生的辅助驾驶系统,我第一个按头预订。
说到汽车美学,那更是把“壁画出圈”玩得风生水起。莫高窟当初画石绿的时候,画师也不会知道,有一天他们砸掉的石头做出来的颜料,还能跑到车身上闪闪发光。长城汽车偏要和古人拼手艺,十万次筛选,试完了石头又试矿泉水,坦克系列的大绿皮俨然活脱脱壁画2.0,谁敢说中国车没点美的自信?以后咖位再大点,八成要去圆明园找点碎瓷片加进调色盘里,不然怎么对得起几千年的审美?
你们以为车就是个货?那你们就out了。要在中国玩车,必须绑上文化金绳,让一车铁皮也自带文艺青年的忧郁气质。从魏建军在敦煌刷存在,到拉力赛撒欢,再到动不动用都江堰水利告诉你什么叫“润物细无声”,这是打包文明上路的架势。你说他是营销噱头?抱歉,那是我们中国车企在主动把文化带上赛道,不是靠跳大神招龙王,是实打实地用文化撑场面。赛道边上不光有沙土和机油味,还有宋词、壁画和青铜器,有点混搭,但也算用心良苦。
长城玩越野,那是中国越野中的扛把子。这年头,谁家男人不曾梦想开辆硬派越野驰骋大草原,碾过自尊和分期付款?“赛弗现象”当年风头一时无两,现在坦克家族、哈弗家族、火炮说三分,别人不敢说二。数据绝不骗人:每卖两辆越野,一辆出自长城——我要是同行,天天晚上得做“坦克”噩梦才睡得着。要动力有动力,要油有油,让你汽油、柴油、混动、插混辣条全家桶自选套餐。你想怎么造就怎么给你配,多自由。有野心的不光要做中国冠军,还要把越野车卖到全世界,让外国佬体验一回什么叫“不是每个人都能翻长城,但每个人都能开长城”。
这阵仗大到什么程度呢?光车多还不够,标准也得自定。2024年,人家发布企业越野分级、越野场景分级,不是跟你商量,是直接告诉你规则得我来写。你要是看不懂,可得先回家补补课。拉力赛成绩那更是刷屏,坦克300 Hi4-T不是喜欢拿冠军,是拿冠军拿到手软,哈弗H9和火炮直接“数冠王”,赢得就差直接在奖杯刻二维码请你扫码买车了。这可不是靠广告吹出来的,是实打实在沙漠里滚出来的底气。想想当年中国车拿着进口螺丝都要谢天谢地,现在倒好,冠军成堆,老外哭晕在厕所,我都差点为国外品牌点根蜡。
说到底,国外车说起来冷艳高贵,骨子里其实比谁都虚。到头来需要靠中国工厂生产零件,连自家品牌的脸面都要东方“小伙伴”来化点妆。中国车呢?以前要看人眉眼,现在管他天王老子,现在叫“双向奔赴”,你卖我技术我卖你文化,现在咱讲究有来有往,长城开着自家大V去国际市场晃悠,甩出一地骄傲。做车不容易,做文化更难,硬是能把黑科技、古美学、高性能玩出一锅好粥,连国外记者都得调侃一句“中国车你变了,你变得有趣又危险”。
当然,说这些没有抬轿子,只是凉薄事实摆在眼前。中国车企要想笑到最后,嘴硬还得靠技术和文化双轮驱动。不靠天上掉馅饼,不靠国际大牌施舍好处,靠的就是自主、艰苦和一点点恰到好处的底气。这底气,得益于无数个“魏建军”们在沙漠拉练、壁画取色的执着,挣来的。等哪天中国车能在国际比赛上和奔驰宝马笑着拼图案、拼理念,别忘了它们走出的,每一步沙尘、每一滴颜料,或者哪怕每一次被营销文案恶心到的消费者内心挣扎,都得益于几十年苦撑和不服输那股劲儿。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下次再看见朋友圈里有人刷长城的越野赛、敦煌的文化梦,别急着阴阳怪气。你就当看一场现代版西游记,主角不是猴子,而是中国汽车们在沙暴中逆风翻盘。有人说这些都是浮华营销,但我觉得无论是壁画还是V8,都是把中国制造硬邦邦地杵到你面前,顺便在你的消费欲望里蹦个迪。还能说什么呢?要成为汽车文化强国,不靠嘴皮子,也不靠神话,更不靠RAP,只靠技术、靠文化、靠自己绷紧的那根弦。
最后,倘若哪天我的草台班子人生也能像长城汽车这样坚韧,恐怕我早就不是键盘前嘟囔的社畜,而是胸前别三块奖牌、挥着敦煌绿小旗,在人生赛场上拐弯超车了。但想想好像也不太现实,所以,还得让专业的造车继续硬气,让我们这些围观群众躲在阴影里说几句风凉话——这才是中国式热闹。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