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栽到一半,忽然听到身边那个懂点行业的朋友嘀咕:你知道吗,这次岚图梦想家的800V平台,其实就像是把电池变成了一台高速公路上飞奔的摩托,充满电之后跑得快,充得快。我心里一惊,刚自己还在琢磨这个800V到底意味着啥。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估算一下,350km纯电续航,得益于那块62.5kWh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就像你一天上下班加个班,家里随便充一充就够。超充5C,30分钟能充到80%,换算下来,折合不到25分钟一箱油的时间,也就是说,前一天晚上充点,第二天的游玩基本不用担心。
我其实更关心的是这个800V平台带来的实际体验。说实话,换句话讲,就像是你开车温度计,原本早就觉得嗯,续航是硬伤的场景,现在瞬间变成没事,充电快,跑远点。这点能逼着一些电池焦虑症患者放下担心。
在和销售聊的时候,他简单比喻:800V平台像是给车装了个外挂,现在充电就像在高速公路上直接用快车道跑。你说,这不就跟我花点小钱,换个超速车一样……烧油车在这方面可没有这么神奇。还有个细节——我觉得动力输出,单从数据看,Max版的电机总功率达到了380kW,几乎是2.5个高铁座位的功率,推起来哗哗响。
可偏偏,零百加速都锁在5.9秒,基本没差。这让我笑了笑:动力从表面看,差不多的水平,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旗舰版的后轮转向系统,那蟹行模式实在太好用。之前绕北京五环,本来试图绕个弯,结果后轮折腾,直角转弯都可以像车轮一样灵活。
我心里琢磨:这项技术,就是让车在狭窄空间里变得更灵活。你想象一下,城市里倒车入库,或者停车场里磕磕碰碰的场景,后轮转向的加持,差不多能帮你把车转到目标位置。偏偏,这东西,很多人都没注意到。
说到这,我还得更正点:其实我刚才把800V平台夸得太大,说它像飞奔的摩托,其实也不至于完全这样。它的确让充电变快了,但动力也提升不到极端的拉满程度,动力还是在合理范围。
操控方面,Max版上还有个麋鹿测试得分78km/h,评分不错,但我觉得,谁真在意这个?外行只关心车跑得够快、够稳。
还有个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插图,竟然是用超现实的角度拍的梦幻车底盘,真的科技感爆棚——事实上,空气弹簧、可调阻尼减震这种轮胎的柔软度调节机制,简直像是给车穿上了魔毯。我心想:这东西,平时你能看到其表面,但在路上起作用,实际上就是在帮你缓冲各种颠簸。
说到这,我也会问:这么多配置,哪个是真正用得顺手的?纯靠资料还真不行。
——
对比同价位车,比如那个D9,充电速度明显不及,动力调教也没有这么灵巧。但啦,D9的空间布局和座椅调节也不错。
岚图的供应链其实挺稳,这次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构成差异,像是你买糖果,有的甜,有的脆。动力和续航的平衡,还是要靠配置的搭配和调校。我还是觉得,800V这个事情,很多品牌都想跟,但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只有岚图。
我还在想,要是真的未来其他厂商也用上800V平台,那岚图是不是就变成先人一步的先锋了?但又觉得,也许这只是个噱头——毕竟,技术变多了,怎么用才最实在,才是学问。
国产车里,岚图梦想家就是个问题:你实际试驾后会发现,它的驾驶体验不让人失望,也不至于那种开了会心碎的感觉。配置够用,充电快,这点赢了不少人。
可我又开始琢磨:它能不能继续坚持豪华感+实用性?或者说,厂家下一步,怎么解决家庭忙碌人群的多样需求?怎么把智能系统、续航和静音调教得更贴近生活。
(这段先按下不表)
就像我朋友说的,充电那可就像喝水,方便了,才敢走远。我想,可能未来真正的问题,不是续航能撑多远,而是充电网能不能跟得上的问题。
不过你猜,真正让我关注的,是那车内的小细节 ——车内香氛功能,他笑着说:下次开会,我得带瓶香水,免得车里太闷。你看,除了硬指标,那点滴小情绪,也是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
这个梦想家还能打多远、走多远?我还是真不知道。你觉得,未来电车在智能+快充这条路上,真能走到极致吗?或者说,这其实只是个伪命题?
这一切,就像那台车的转向,灵活、精准,但终究得看用的人怎么调配生活中的配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