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近汽车圈真是热闹啊!一边是比亚迪汉唐L卖得吭哧瘪肚,上周才一千五百多辆,另一边问界M9和M8却火得不行,M8上周直接五千多辆,这数据一对比,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你说问界那车,四十多万的价格,还是1.5T增程混动,技术参数也不咋地,咋就卖得这么好呢?
反观比亚迪,那可是下了血本啊!580kW的电机,百公里加速快2.7秒,快得离谱,还有那十来分钟充电的技术,听着就牛。结果呢?定价降到28万,愣是没热起来。你说这硬件堆得这么猛,按理说应该卖得不错才对啊!
网上说法可多了去了。有人说是因为定价太低了,把品牌搞乱了,以前比亚迪王朝系列都在三十多万,现在一下降到二十几万,消费者都搞不清定位了。还有人说,大家买车不一定需要那么夸张的动力,日常开的话,那1.5T增程车反而够用,性价比更高。
问界能卖得好,除了华为帮忙宣传外,可能确实是找对了市场需求。四十多万的车,很多买家可能更看重品牌和使用体验,而不是非要追求极致性能。比亚迪这套配置虽然厉害,但买的人可能觉得没要。
技术方面,比亚迪研发花了大价钱,电池电机都是自己搞的。但现在这些技术优势在市场反应一般,可能是大家感觉不到实际好处。十来分钟快充方便是方便,但平时也不需要非得用这么急的。加速快也没啥用,高速上开太快不安全,城里又限速。
比亚迪现在降价了,但好像也没什么用。有人猜测如果继续降价可能会伤品牌形象,不降价又卖不动。这种夹在中间的状况挺难处理的。他们是不是应该调整策略?比如说分档次卖,或者把技术组合得更实用些?
近还听说不少车企都开始调整产品线,比亚迪的这套技术组合是不是有点超前了?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可能还是更看重续航和可靠性,而不是说谁加速快。另外,销售渠道那边也可能是问题,直营店和经销商怎么分配利润,会不会影响力度?
华为和小康合作的问界,打着鸿蒙系统的牌,加上华为门店的销售网络,确实比比亚迪更容易接触到用户。比亚迪虽然在全国到处有店,但品牌宣传可能没有对手做得那么精准。尤其是高端车型,宣传方式可能还是偏向性价比路线,高端用户未买账。
现在看下来,比亚迪的技术确实很强,但怎么转化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还需要再想想办法。市场反应说明光有技术不够,得让更多人觉得这个价格值这个配置。不然研发投入再大,卖不出去也是白费功夫。
这事后也没啥好说的了,就是市场选着问界,比亚迪得想想下一步咋整吧。反正现在数据摆在那儿,该改的就得改,不然继续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