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电动车新规落地,三类车型将彻底退出市场
今年说到电动车,真是家里楼下的老王都能叨咕两句。眼瞅着2025年9月1号那天一过,新国标GB17761-2024就得板上钉钉地执行了。头几天在小区门口修车摊蹲着等补胎,听隔壁楼那个戴鸭舌帽的大爷还嘟囔:“以后买个快点儿的电驴都难喽!”其实他没说错,这回新规比以往可严多了,不少以前常见的车型直接要消失。
先从速度这茬说起。原来有些“懂行”的朋友会偷偷找人刷控制器,把时速搞到30、40km/h,说实话我也心动过。不过现在工信部把限速卡死在25km/h,还搞了四重防篡改:啥“一车一码”、控制器不能随便换、电机超速自动断电……前阵子微信群里还有哥们炫耀自己破解成功,结果骑出去不到一周,被交警拦下来直接扣车。他气得骂街,说这玩意儿现在想快都不让你快。这事搁以前哪有?那时候骑个“飞毛腿”,感觉自己就是风一样的男子。
再一个变化,就是那些看起来跟摩托差不多、壳子大半都是塑料件的款式,以后估计只能留在回忆里。厂商以前喜欢堆塑料,一是造型拉风,二是成本低,但新标准规定整车塑料占比不能超过5.5%。我记得去年表弟买了一辆外观特唬人的“机甲风”小龟王,还天天晒朋友圈,现在他愁坏了:“哥,这以后修一下是不是还贵?”维修师傅嘴角一撇,“非金属件少喽,以后碰掉点漆不好补。”倒不是开玩笑,这种外观想保养好更麻烦,而且价格肯定水涨船高——毕竟材料和工艺都变复杂嘛。
脚蹬子的故事也挺有意思。我小时候家里的第一辆“小飞鸽”带脚蹬,那会儿爸妈总怕没电让我踩着走,可实际上十个人九个嫌累。这几年大家吐槽最多也是这个配件,有次推车进单元门,一不留神脚踝被撞青紫,当时心疼半天。据群友自测,好像只有极少数人真用它救急,大部分时间都是碍事。所以这波改革把强制装脚蹬取消,也算顺应民意。有邻居阿姨乐呵呵地感慨:“终于不用担心裤腿卷进去啦!”
讲配置升级,其实新国标除了安全方面下狠手,还有些冷门功能值得琢磨,比如可以选装GPS定位和北斗导航。我前阵子帮同事选车,他最关心丢不丢,“最好能远程锁死。”销售顺嘴提一句,新系统还能设电子围栏,要是哪天孩子偷溜出去骑远了手机立马报警。有意思的是,有厂家内部爆出来,有些早期版导航模块偶尔误报位置,把车辆显示到了河对岸,引发不少售后投诉。这种糗事圈内传开之后,都当段子讲呢。
不过政策收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价格浮动。今年春季订货会上经销商私下透露,新款普遍要贵200-500块钱。“别觉得多收你冤枉钱,”他说,“材料标准提升,加装智能模块,总归羊毛出在羊身上。”但话又说回来,现在买的新国标认证车型都有3C贴纸,在某宝扫码查验真假很方便,不像早几年路边摊随便贴张标签就敢卖。一位做维保的小师傅悄悄提醒:最近市面上混进不少假冒认证,要认准官方渠道才保险,否则出了事故理赔扯皮没完。
最后插播一个真实小插曲,小区李叔去年刚换的新国标款,因为赶潮流加装北斗定位,每次停车都会收到APP提示车辆静止已久,让他怀疑是不是有人盯梢。他无奈笑道:“科技越先进,人越焦虑。”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