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吴博峰
9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二手车交易量为166.09万辆,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0.2%;今年1—7月,我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超1123万辆,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3.87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信息部副主任陆广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称,当前汽车市场反“内卷”推动了新车降价幅度的缩减,价格逐渐趋于平稳,对于二手车市场形成了利好,稳定了消费者对于二手车价格的预期,使需求得以释放,并有望扭转此前二手车价格下滑的态势。
细分市场普遍实现增长
目前,随着汽车市场保有量不断扩大,如何让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政策更好地刺激二手车消费,进而拉动新车市场,成为市场各方急需解决一道难题。
数据显示,7月,全国二手车交易中,轿车、SUV、MPV和交叉型乘用车交易量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同比增长均超5%。
从车龄结构来看,1—7月,车龄在3—6年的二手车交易量占比有所下降,为45.02%,较2024年同期下降1.5%;车龄3年内和车龄10年以上的二手车交易量占比均有所提升,同比分别增长0.3%和2%。陆广智表示,1—7月份,车龄结构整体呈现两头增加、中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老旧车型的交易数量有明显增加,体现了以旧换新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
7月,二手车交易价格区间在3万元以下的车辆占比最大,为30.3%;5万—8万元和12万—15万元的交易环比呈小幅增长势头。相比之下,8万—12万元、15万—30万元、3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比有所下降。从价格分布看,7月份中间价格区间的占比较上月有较明显增加,较低价格区间与高价区间的占比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势头良好
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量新能源车将进入二手车市场。不久前,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提出“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通过优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活力。
受上述因素影响,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保持增长势头。7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14.28万辆,同比增长59%;1—7月,全国新能源二手车共交易82.9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39.1%,远超二手车市场整体增幅以及各细分市场表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今年新能源二手车交易情况明显好于二手车市场整体水平,这反映出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认可度在持续提升。
记者注意到,7月,在新能源二手车市场中,SUV依然最受消费市场追捧,交易量占比达27.8%;其次是紧凑型轿车,占比18.7%;MPV车型的占比增长较快,微型车的交易份额则出现了明显下滑。从新能源二手车车龄看,7月,车龄为2年以内和4—6年的车型交易量占比有所增加,2—4年和6年以上的较上月有所下降。
陆广智认为,尽管整体市场仍然处于淡季,但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二手车的接受度持续提高,以及保值率稳步改善,高品质车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后期成交量和市场均价都有望实现企稳回升。
转籍比例创历史新高
二手车限迁一直是制约汽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突出问题。新车“国六”排放标准在全国范围实施以来,个别城市对二手车政策加码,要求外地转入二手车也要达到相同排放标准,不允许“国五”排放标准车辆迁入。这阻碍了二手车跨区域自由流通,抑制了消费市场购车需求。
针对这一现象,多部门出台措施推动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7月,二手车转籍率为30.41%,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当月二手车转籍总量为50.51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8.31%;全国转籍比例排名前五的省市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河北。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产业协调发展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樊宇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全国二手车转籍比例在逐步上升,北京、浙江等省市凭借车源丰富、持续输出、高效且完善的二手车输出体系,为周边地区乃至全国提供大量优质车源。“随着传统的销售旺季到来,二手车市场有望结束调整阶段,步入到量、质、效协同提升的新阶段,预期9月整体市场景气度会持续向好。”樊宇表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