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夹缝求生!九月燃油车市首战告捷,合资品牌稳坐钓鱼台

不敢相信!一辆曾经卖20多万的合资B级车,现在裸车价只要9.98万,这不是二手车,是2025年9月刚刚发生的事实。

这就是2025年燃油车市场的疯狂现状。当你走进任何一家合资品牌4S店,销售顾问报出的价格能让你怀疑自己的耳朵。本田雅阁直接降价8万,裸车价跌破10万大关。别克威朗最大降幅6万元,相当于打了五三折。

自主品牌夹缝求生!九月燃油车市首战告捷,合资品牌稳坐钓鱼台-有驾

就连豪华品牌也坐不住了,奔驰GLA、奥迪Q3等车型优惠力度普遍在10万元左右。奇瑞捷豹路虎旗下的发现和极光更是直接打五折,最低20.5万就能开走。

这场价格雪崩带来的结果出人意料。

2025年9月第一周,燃油车市场迎来开门红,销量不降反升。合资品牌凭借大幅降价策略,牢牢掌控着市场主导权。在轿车销量前20名中,合资品牌占据了绝对优势,几乎包揽了全部席位。

东风日产轩逸以4481辆的周销量重回冠军宝座,上汽大众朗逸紧随其后,卖出4207辆。这两款常青树车型的竞争依然激烈,差距不到300辆。

帕萨特、迈腾、凯美瑞和雅阁等B级车也表现稳健,显示出消费者对传统合资品牌依然认可。

SUV市场的格局略有不同。虽然合资品牌依旧强势,自主品牌找到了突围的机会。

吉利博越L以3752辆的销量排名SUV周榜第三,成为前五名中唯一的自主品牌车型。这款车凭借不错的配置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在合资品牌的包围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不过,合资SUV的吸引力仍然不容小觑。途观L等老牌劲旅持续热销,证明消费者对合资品牌的品质和技术仍然信任。奔驰C级和奥迪A6L等豪华车型也卖得不错,周销量都保持在3000辆以上。这说明尽管车市价格整体下探,高端燃油车仍然有自己的客户群体。

自主品牌夹缝求生!九月燃油车市首战告捷,合资品牌稳坐钓鱼台-有驾

看看排名21到35的车型,就能感受到市场的激烈竞争。这个区间里豪华车、自主品牌、日系车混战在一起。宝马3系和奔驰E级虽然还能维持一定销量,明显感到压力增大。长安CS75PLUS和哈弗大狗凭借高性价比获得部分消费者青睐,锋兰达、威兰达等日系车型则表现平平。

再往后看,排名36到50的车型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有人需要工具车,五菱系列依然卖得动,毕竟拉货载人的实用需求始终存在。皓影、汉兰达这些昔日的热销车型如今风光不再,宝马X3、奥迪A4L虽然还在榜单上,销量已经大不如前。

这场价格战的背后是残酷的市场现实。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发展迅猛,技术不断进步,续航里程增长,充电更加方便,还享受政策优惠,大量消费者被新能源车吸引。8月份全国汽车产量达到278万辆,同比增长7.5%,销售环比基本不涨,导致库存堆积。乘联会数据显示,8月燃油车库存系数高达2.,远超1.5的警戒线。

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在合资品牌大幅降价的压力下,自主燃油车不得不寻找差异化竞争之路。有的主打性价比,长安逸动最大降幅达3.3万元,荣威i5也有2.5万元的优惠空间;有的专注细分市场,像坦克300专注越野领域,虽然销量不算高稳定;还有的依靠配置和设计突围,吉利星越L等车型就是典型代表。

消费者现在变得越来越挑剔。要好看,要好开,要安全,要有面子,还要省钱。同一批消费者可能既看10万的国产车,也看降到15万的合资B级车,还会对比20万的豪华品牌入门车型。市场的细分程度前所未有,每个价格区间都有数款车型在激烈竞争。

合资品牌显然有备来。一汽-大众推出全新揽境、全新一代速腾L等多款燃油车,别克推出全新GL8、别克昂科威Plus等车型,上汽大众带来2026款凌渡L。这些新车在降价的同时还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比如全新一代速腾L起售价较老款降低约2万元,智能化表现反更强。

自主品牌夹缝求生!九月燃油车市首战告捷,合资品牌稳坐钓鱼台-有驾

经销商们的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数千元的现金礼遇、置换补贴、保险现金补贴、限时一口价等多重购车优惠随处可见,0首付、免息、长周期贷款低息等金融政策成为标准配置。走进任何一家4S店,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促销氛围。

在这个疯狂的市场中,每个品牌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合资品牌依靠品牌积淀和技术口碑,通过降价维持市场份额;自主品牌则凭借对本土市场的理解和更灵活的策略,在特定细分领域寻找机会;豪华品牌则坚守品牌溢价,虽然也有优惠幅度相对较小。

市场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头部车型占据市场大头,前20名车型占四成市场,小众车靠特色功能也能生存。轿车消费者更看重省油、可靠,SUV买家则关注细分需求。

有人喜欢大的,有人喜欢小的,有人要省油,有人追求动力强。满足多样化需求已经成为车企的基本功。

这场价格战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自己认为最值的车型。9月第一周的销量数据证明,燃油车市场依然有其韧性,在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依然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合资品牌依旧强势,自主品牌仍在努力,这场燃油车的市场争夺战,远未到终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