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车时跟车距离,直接关乎着安全。我们在高速公路上驾车,也经常能看到“注意安全 保持车距”等提示语。可让车主们感到迷茫的是,在这车如流水般的道路上,车辆是动态的,那车与车之间的距离该如何保持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小编就教你一招既简单又实用的“3秒法则”来把控车距。
在说“3秒法则”之前,我们先来看下关于车速的规定和一些常识。
根据规定,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车速超过100km/h时,应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跟车距离。车速低于100km/h时,跟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
当然,这个车距标准是根据科学的实际测算得出的。
据测算,当驾驶员眼睛发现障碍物,到大脑做出判断,再到支配手脚进行规避制动,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正常条件下需要1.5秒左右。
当一辆车以100km/h的车速行驶时,每秒钟就前进了28米,而这1.5秒的时间,车子就向前驶出了42米。
当车速在100km/h行驶时,紧急刹停,即便是干燥的路面也得需要40-50米的距离。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辆车以100km/h的车速行驶时,当发现障碍物,到判断、再到制动、最后刹停,整个过程需要约90米的距离,约3秒钟的时间。
而这3秒就被视为“黄金3秒”,可以规避事故的发生。
那我们回到问题的本身,我们如何才能掌握车距是否在100米以上呢?
其实,高速公路上一版间隔一段距离,都会给出一个标准的测车距标牌和标线,车主们在经过这些路段时一定要进行测距判断。
可这种测车距路段毕竟很少,那我们在正常的行驶过程中如何把控车距呢?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了100km/h车速时,3秒的行驶距离就在90米左右。
那我们就可以找一个远方显眼的参照物默数3秒,如果车辆在3秒内行驶到了参照物,那么就说明车距不足100米,如果3秒以后才到达参照物,说明车距基本是安全的。
说得再形象一点,当前车行驶到一块路牌下方时,你就开始默数3秒,如果你3秒之内到达了路牌下方,就说明你和前车的车距太近了。需要再次拉开车距,反之就可以保持。
全部评论 (0)